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镇亭山房诗集

镇亭山房诗集

十八卷。清陆廷黻(生卒年不详)撰。陆廷黻字已云,号渔笙。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陆廷黻善工乐府。著有《镇亭山房诗集》。此诗集凡十八卷。其中卷一为《声始集》,卷二、三为《簟溪集》,卷四为《北征集》,卷五为《闽游集》卷六、七为《玉常集》,卷八至卷十一为《陇轺集》,卷十二、十三为《还京集》,卷十四为《感事集》,卷十五至卷十八为《归田集》。其诗较清丽,但诗名不显。有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猜你喜欢

  • 家规辑要

    无卷数。明胡爌(详见《拾遗录》条)撰。此书仿《温公家规》、《吕氏乡约》之意,采辑旧文,排纂成编。内容非常浅显,大概为中人以下而作也。有明刊本。

  • 河南通志

    ①四十五卷,明邹守愚修,李濂、朱睦纂。邹守愚,字若哲,福建莆田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中,出守广州,后升江西学政,调山东,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右副都督史巡抚河南。周年

  • 逃虚子集

    十一卷。《类稿补遗》八卷。明姚广孝(1335-1418)撰。姚广孝幼名天禧,本医家子弟。江苏苏州人。元至正年间出家为僧,法号道衍。晚年自称逃虚老人,又称懒阁翁、独庵老人。入明后永乐帝赐名广孝,字斯道,

  • 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补遗 一卷。《吴中往哲记》明杨循吉(1456~1544)撰。“续记”和“补遗”黄鲁曾(1487~1561)撰。杨循吉,字君谦,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成化年间

  • 孝经集传

    四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事迹详见《易象正》条。该书作于道周受廷杖下狱之时,盖起草于崇祯十一年(1638),完成于十六年(1643)。该书宗旨在于阐明《孝经》五大义:“本性立教,因

  • 周易可说

    七卷。明曹学佺撰。该书以象占为主,多取来知德《易注》,而不信朱子《本义》。如认为凡“辞”都是象,朱子将一辞分割为象、占两部分者非。又认为阴变为阳、阳变为阴,只是刚柔相推而变化在中,并非真的阴变为阳、阳

  • 春秋阐义

    十二卷。明曹学佺(详见《易经通论》)撰。该书《经义考》著录,注曰“未见”,四库馆臣曾见浙江汪启淑家藏本。该书阐释《春秋》,大多采录前人旧说,进行折衷,作者新见不多。《四库全书总目》将该书列入《春秋》类

  • 经窥续

    八卷。清蔡启盛撰。其生平事迹见《余烬经窥》。是书首有汤寿潜序。这是接着前一本书续刻的本子,距丙戌年(1886)已经十七年了。篇中偶有署甲子(1864)者,是其游宦之作。由于蔡启盛不能流利地表达思想,语

  • 读篆臆存杂说

    一卷。清吴锦章撰。参见《六书类纂》。吴氏认为,古文大篆已久亡佚,幸赖许慎《说文解字》一书稍见三代六书遗意。然而自东汉至今近两千年,许书已非原貌,有展转传写讹脱者,有后人凭臆妄增者,甚至有一字分为几字声

  • 明代宝应人物志

    一卷。明末清初朱克生撰。克生,江苏宝应人。该书采集宝应之地先贤名臣十五人,逸民三人,孝义四人,方技二人,烈女五人。自称“有美不彰,不仁也;择善不严,不知也”。此书之宗旨明矣。现有《启祯剥复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