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閭
【源】 见《姓苑》(9,11,17,62)。
《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他。
【源】 见《姓苑》(9,11,17,62)。
《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Jīngyáng【源】 战国时秦宣太后(秦昭王之母)弟封泾阳君,因氏(9,17,21)。泾阳,故城在今甘肃平凉西40里。【变】 一作陉阳(60)。【人】 泾阳犨,汉时附马都尉(7,9,17,21
读音:Bāróngjiāng【综】 源出不详,台湾桃园有此姓(64,68,261)。
读音:Gǔfāng【源】春秋时鼓方叔之后有鼓方氏,见《世本》(3,4)。
读音:Bāēlín【源】 元时蒙古人姓,见《元史》(399)。今蒙古族仍有此姓(384)。【布】 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有此姓(384)。【人】 豁儿赤兀孙,巴阿邻氏,以言语动部众归附元太祖,见《
读音:Bùyáng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步”云: “姬姓。晋公族郄氏之后。步阳食采於步,遂以为氏。”其后或以邑名为氏,遂称步阳氏。一作 “步扬”。
读音:Ébǔ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有昂吉尔,即姓额卜氏。《元史》有传。
读音:Bàibùlākè【综】 清驻防哈尔沁镶黄旗中有拜布拉克氏(259,260)。
读音:shù【源】 春秋时楚大夫恕金之后(6)。亦见《姓苑》(15,21)。【布】 台湾屏东有此姓(64)。【人】 恕清,明时交趾人,博士,见《续文献通考》(2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
读音:Sìfàn【源】 相传为商纣王时贤人四饭缺之后,以官为氏(6,7,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四饭缺之后也。” 此以官为氏。
读音:chāo【源】 见《元和姓纂》(6,15,21)。【望】临川(418),临淄(17,60,62)。【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超喜,汉时太仆(9,11,21)。超华,明时江西宜黄人,正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