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ìng

宁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谥号为氏,源自嬴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后世子孙就以宁为姓。二是以邑名为姓氏,源自姬姓。周武王弟康叔的后代被分封于卫,建立卫国。至卫成公时,其子被封于宁邑(今河南修武),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称宁氏,遂相沿至今。三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清满族有宁佳氏、宁古塔氏,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改单姓为宁氏。

宁氏发源于今河南。两汉时期,宁氏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黄河中下游地区,并进入安徽、四川等南方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宁姓曾繁盛于今山东济南一带,故后世宁氏有以济南为郡望者,这一时期宁氏也有避乱南迁进入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地者。明初,山西宁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河北、京津等地宁姓迁徙至山海关以北繁衍生息,并有四川、广西之宁姓入迁云贵地区。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宁姓填四川。清朝康乾年间以后,山东、河北、河南之宁姓闯关东进入辽宁、吉林等地,并有福建、广东沿海之宁氏入居台湾。山西之宁氏入迁内蒙古,陕西之宁氏进入甘肃。

宁姓历史人物有宁俞,即卫武子,卫国大臣,勤政爱民,忠心耿耿,卫文公有道之时,尽心辅佐,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舍身济君,极受孔子赞誉。孔子称赞他“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越,战国时人。初为农,因终年劳苦,问友人如何才能改变终日劳作的命运,朋友告诉他苦读30年可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他发奋苦学15年,周威烈王以师事之。

宁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四十一位。


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见《元和姓纂》)

宁氏,卫武公之后。(见《姓氏急就篇注》)

▲<春秋齐>宁戚,上卿。<宋>宁涛,华阴人,画家。<明>宁坚,邵武人,凤阳府同知。

猜你喜欢

  • 读音:rùn闰,见《姓苑》。汉南南阳府有闰氏。(见《万姓统谱》)

  • 读音:Shí时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为了区别于他族,以祖父字为氏。二是源于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来,受封于时邑,子孙以邑为氏。三是出自嬴姓。据记载,

  • 賈克勒

    读音:Jiǎkèlè【综】清镶黄旗蒙古护军华色之妻为贾克勒氏(260)。

  • 吉夷

    读音:jí yí【源】 吉夷,古帝。吉夷氏之后有吉氏,见《姓谱》(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吉夷,古帝,在《因提记》。《姓谱》: ‘吉夷氏后有吉氏。’”

  • 鲁阳

    读音:lǔ yáng出自鲁阳公之后。(见《元和姓纂》)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潜夫论》)

  • 圖莫蕭

    读音:Túmòxiāo【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桑杜之妻为图莫萧氏(260)。

  • 读音:shā陕西高陵有此姓。(见《姓氏考略》)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其注云:“音‘沙’。陕西高陵有此姓。”

  • 帕勒坦

    读音:Pàlètǎn【综】 裕固族姓。帕勒坦又作〔帕塘〕,意为大眼睛,以人之绰号或生理特征为氏。世居甘肃肃南。西八个家部落有此姓。清末民初采用汉姓潘(198)。裕固族姓氏,或作“帕塘”,意为 “大

  • 蘇都哩

    读音:Sūdūlī【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黑龙江、苏佳村等(23,63,180,260)。②达斡尔族有苏德尔氏,《黑龙江志稿》作苏都礼氏(189),〔苏德尔〕、〔苏都礼〕等似均为苏都哩之异译

  • 少室

    读音:shào shì【源】 居于少室者以为氏,如太室之类,见《国语》(60,62)。 【人】 少室周,春秋时赵简子之臣(6,7,9,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