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姑
【源】 春秋时曹庄公之后,见《姓考》(17)。
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词典》亦收,其据《姓考》注云: “源于姬姓。周曹庄公之后。”
【源】 春秋时曹庄公之后,见《姓考》(17)。
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词典》亦收,其据《姓考》注云: “源于姬姓。周曹庄公之后。”
读音:Quánshā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lì fēi与“荔非”同。
读音:xiù【源】 ①春秋时宋大夫秀老之后,见《姓考》(17,60)。②秀才之名,始于贾谊(汉时长沙王之太傅),东汉光武名秀,改为茂才。此姓必因秀士、秀才而起(60,62)。【望】 吴郡(17,60,
读音:mí【源】 ①舜之后有迷氏,见《路史》(60,63)。 ②其先为汉时烧当羌种,世居河北大允谷,二世滇吾之子迷吾之后有迷氏(17,62,242)。烧当羌为羌人一支,西汉时因部落酋长烧当而得名。【布
读音:Yǒuqiáo【源】 有乔,古诸侯少典妃之宗国,后因氏,见《姓考》(17)。 【变】《国语》作〔有侨〕、〔有矫〕或有(17)。《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姓考》
读音:Sāo【源】见《姓苑》(15,21,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iànqiū【源】 献丘,地名(或即献县,故城在今河北献县)。以地为氏(60,62)。亦见《姓苑》(7,9,12,17)。【变】 一作〔献邱〕(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
读音:Gōngjū【源】 春秋时鲁季武子庶子公沮之后,因以为氏(17,62)。【它】 张澍云:公沮应作公,无公沮氏,而只有公氏(26)。《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
读音:Èmùchuò【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佛讷赫村(23,63,180,260)。【变】 ①后改为罗、鄂等氏(180)。②亦作〔鄂穆绰〕(180,260)。③清镶白旗满洲亲军德祥之妻为鄂
读音:Yòulián【源】 宥连,南北朝时北部落名,以部为氏(27,60,62)。【变】 北魏时改宥连氏为云氏,见《魏书·官氏志》(7,17,27,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