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琿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爱珲,以地为氏(23,63,180,260)。【变】 一作〔爱浑〕(180,260)。
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地名,世居爱珲地方,遂以地为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刘庆华《满族姓氏录》作“爱浑”,误。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爱珲,以地为氏(23,63,180,260)。【变】 一作〔爱浑〕(180,260)。
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地名,世居爱珲地方,遂以地为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刘庆华《满族姓氏录》作“爱浑”,误。
读音:Wúlúzhēn【源】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源出托跋鲜卑,即〔胡洛真〕。亦作官名,入柔然后,因官为氏(425)。
读音:Fèn【源】 ①高辛氏时八元之一伯奋之后(7,12,15,17,60)。②系自芈姓。楚司马奋扬之后,见《姓源》(17,62)。楚公族有此姓(8,60)。【望】楚郡(17,418)。【布】浙江余姚
读音:Bǔdí【源】 彝族姓。属狄俄耶尔家支(375)。
读音:Tǒngjī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嵇氏。或作“统嵆”、“统稽”,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hēi jiān【源】 系自姬姓。周公黑肩之后(8,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路史》云: “周公黑肩之后为氏。”此以名为氏,系出姬姓。
读音:Qīn【源】 见《姓觿》(17)。【布】河南洛宁(294)、江苏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人】亲弗,春秋时齐国人,曾为秦国宰相(17,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多此姓,太原、大同、临
读音:zōng【源】 系自董姓。虞舜时诸侯飂叔安之裔曰董父,舜赐姓董,氏豢龙,封诸鬷川,其裔号鬷夷氏,后去夷为鬷氏(7,12,17,60)。【变】 亦作〔〕(6,418
读音:Yùzhèng《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其注引《路史》云: “吴后有郁郑氏。”未道其详。疑此乃“郁”之误, 盖“鄭 (郑)”、“”形近似而讹。姑兼收
读音:Bǎng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ātègǔtè【综】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佛保之妻为拉忒古忒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