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Èr【源】①系自姬姓。贰为春秋时楚境内小国,在随州应山(故城在今湖北广水),其后以国为氏,见《姓考》(6,9,11,12,17)。②夷姓,见《后秦录》(9,11,17)。【变】亦作二(
读音:mò tái【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成公子墨台之后(12,17,60)。②系自姜姓。商时孤竹国(故城在今河北卢龙南20里)君之姓(17)。 【变】 亦作〔墨胎〕(1,11,62)、〔墨怡〕(
读音:Sū【源】 ①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陆终,陆终生为昆吾,封于苏,即有苏氏(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至周武王,用苏忿生为司寇,邑于苏,子孙因以为氏(9,11,
读音:jī【源】 ①齐太史激之后(12,15,17,60)。激为齐之莒人,齐王法章登位时,立激女为后,激亦作敫(62)。②宜为激里且之后,或亦出于激公宜(60)。【变】 亦作敫(62)。【望】 淮南(
读音:Dòu较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明閗凤, 平阳府经历。” (按: “” 为“閗”之俗体,疑乃“閗” 氏之分族。)閗,一音dǒu,亦为姓。
读音:Gōngxiàn【源】 见《姓苑》(7,9,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 《姓苑》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Xiànmén【源】 以所居为氏(60,62)。【望】 一作〔羡门〕(60)。【人】 羡门子高,秦时燕人,见《列仙传》(7,11,17,21,60)。
读音:Jí【源】见《姓氏急就篇》(11)。 【望】齐郡(17,418)。 【人】瘠环,春秋时齐景公侍人,见《孟子》(11,17,26)。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正字通》云: “瘠,
读音:Wāng《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汉代有尫充。”未详其源。
读音:Wūqígélǐ【综】 清蒙古人姓,乌齐格里倭仁,清蒙古正红旗人,道光九年进士,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工部尚书(61,72,254)。《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