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ìn

【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晋穆公之少子成师,封邑于韩,裔孙韩厥之玄孙康,仕赵,食采于蔺(故城在今山西离石西),因以为氏(6,7,9,12,17)。②土家(387)、满、蒙古(344)、裕固(198)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中山、华阴(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河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蔺姓人口18%。【人】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名相(15)。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固安、乐亭,山东之平邑、平度、昌乐、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彝族、裕固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 “姬姓。韩厥玄孙曰康,仕赵,食采於蔺,因氏焉。裔孙相如,为赵上卿,子孙仕秦,随司马错伐蜀,因家成都。望出中山、华阴。” 韩厥,晋穆公少子成师,封於韩,遂为韩氏,谥献,史称韩献子。

战国时赵有蔺相如,为上卿; 隋代有蔺亮,歙人,勇将; 明代有蔺从善,磁州人。

猜你喜欢

  • 樂羊

    读音:Yuèyáng【综】 《后汉书·列女传》中有乐羊子(21,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后汉书·列女传》有乐羊子。”《中国姓氏大全》亦收载,其注称:“一作

  • 塔拉爾約蘇

    读音:Tǎlāěryuēsū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歹列里养赛”。

  • 土別燕

    读音:Tǔbiéyàn【源】 蒙古人姓,见《元史》(57)。土别燕系元时克烈部之一支,以部为氏。【变】 亦译〔土别干〕、〔土伯夷〕、〔秃伯〕或拓跋等(397)。《续通志·氏族略》作〔图卜布延〕(24)

  • 訛八

    读音:Ébā【源】 西夏人姓(95)。

  • 申包

    读音:Shēnbā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读音:Pénɡ/Perng【源】 取鸟名为姓(60,63)。亦见《新编千家姓》(73)。【布】 黑龙江尚志有此姓。

  • 读音:chéng枨锦,郸县人,永乐中句容县训导。(见《万姓统谱》)

  • 羅多

    读音:Luóduō【源】 古时獠族姓。魏晋至清对分布于川、陕、黔、滇、桂、粤等地部分少数民族泛称“獠”。贵州务川东80里有罗多水,居者以水名为姓,见《太平寰宇记》(60,62)。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

  • 仆兰

    读音:pú lán后魏内入诸姓之一,后改为仆氏。(见《魏书·官氏志》)

  • 读音:Jī《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广韵》云: “嵆,姓也,出谯郡。”(按:嵆,当为嵇之异体字,故嵆氏当与嵇氏同。详见“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