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
【源】 ①黄帝时诸侯蚩尤之后,以国为氏(6,7,9,12,15)。②四川盐边傈僳族有此姓(205)。【望】 涿鹿(17),涿郡(418)。【布】 江苏武进(314)、四川盐边(205)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华坪等地有分布。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蚩尤氏之后也”,以名为氏。蚩尤,系我国古代九黎族首领,相传他曾与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又,蚩,傈僳语“用刀砍”之意,或意译而改从汉字姓“砍”。华坪县公安局黄太珍提供。
【源】 ①黄帝时诸侯蚩尤之后,以国为氏(6,7,9,12,15)。②四川盐边傈僳族有此姓(205)。【望】 涿鹿(17),涿郡(418)。【布】 江苏武进(314)、四川盐边(205)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华坪等地有分布。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蚩尤氏之后也”,以名为氏。蚩尤,系我国古代九黎族首领,相传他曾与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又,蚩,傈僳语“用刀砍”之意,或意译而改从汉字姓“砍”。华坪县公安局黄太珍提供。
读音:mù【源】 ①春秋时卫国端木赐(即子贡,孔子弟子)之后,避仇改复姓端木为木氏(6,7,9,60)。②春秋时宋国孔金父,字子木,其后以木为氏(60,62)。一说,宋木门大夫之后,见《姓考》(17)
读音:Shànfū【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Cháhǎzhāláér《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有搠阿,姓此氏。”
读音:Bǎ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西宁都有此姓(280)。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Qí/Chyi,Chi【源】 见《集韵》(86)。
读音:dēng【源】①古有登侯,其后有登氏。汤臣登恒,为其后,见《姓考》(17,60)。②系自子姓。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邓侯之后为邓氏,邓氏之后有去邑为登氏者,见《姓源》(17,62)。③登
读音:Hèshèlǐ【源】①清满洲八旗姓。源出金时女真人纥石烈氏(23)。凡五十八派,出都英额、和多穆哈连、齐谷、哈达、叶赫、辉发、黑龙江穆理哈村、乌喇、沙尔虎、瓦尔喀、扎库木、塔山堡、哈尔敏、长白山
读音:Shūlù【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后改为徐(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单姓“
读音:Tuōkuòluó《姓氏词典》 引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疑即 《中国人名大辞典》所载“托阔罗” 氏,即满族姓氏。
读音:Bùjiā【综】 清满洲镶黄旗有布佳氏(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