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iáo

【源】 ①系自姬姓。周召公奭之子盛,封于谯(故城在今安徽亳县)为谯侯,子孙因以为氏(60)。②春秋时曹大夫食采于谯,因氏(12,17,21)。③系自姜姓。许灵公之后(17)。【变】 或与焦同(17)。【望】 巴西(17,60,418),谯国(60)。【布】 贵州松桃(300)、赤水(442)、山东长清(317)、四川彭县(354)、台湾(68,261)、陕西(92)、湖北建始、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谯隆,汉时上林令,以忠谏拜侍中(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大同,云南之陇川,四川之长寿、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据李利涉 《盛氏谱》注云: “周召公奭子盛封谯侯,子孙因以为氏。望出谯国、巴西。” 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②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注引 《元和姓纂》 云: “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铎封曹,为谯氏,为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此亦系出姬姓。③郑樵则云: “曹大夫食采於谯,因氏焉。” 此则以邑为氏。

汉代有谯隆,为上林令,以忠谋拜侍中; 三国时蜀汉有谯周,后主时为光禄大夫; 晋代有谯秀; 明代有谯谟,华容人,名士。

猜你喜欢

  • 烛庸

    读音:zhú yōng吴后有烛庸氏。(见《路史》)烛庸氏,王僚之同母弟。(见《左传·昭二十七年》)

  • 烏聊

    读音:Wūliá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读音:Duàn段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段姓始祖是共叔段,共叔段为春秋时郑武公少子,兵败死于共国之后,共叔段孙辈就以祖父字为氏。二是源于李姓,为段干氏所改。据说

  • 读音:Píng《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系瓶姓分族。”后赵有缻删。

  • 越石

    读音:Yuèshí【源】 春秋时齐贤人越石父之后,见《姓考》(17,62)。《姓氏词典》收载,其注引 《姓考》云: “齐越石父之后。”越石父,春秋时齐景公相晏婴之门客。

  • 沙取

    读音:Shāqǔ《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宋有沙取禄路。”未详其源。

  • 读音:Pén《姓氏词典》引《新唐书》 收载并注此音,“唐有坌达延。”《汉语大字典》音bèn,未注明其为姓。

  • 读音:Mià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亦作〔靣〕(73)。山东成武有此姓(340)。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运城及晋中地区有分布。回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

  • 訛留

    读音:Éliú【源】 西夏人姓(31,101)。或即讹六氏。【变】 ①一作讹罗(31)。②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额鲁〕(24)。【人】 讹留元智,西夏时武功大夫(24,31)。

  • 读音:má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帝鸿之后。” ②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