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òu

郈姓,现在一般改为“”姓,源自地名。西周时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巩的封邑名郈,后代遂以邑名为氏,称郈姓。后来改写成“”,成为“”姓的一个重要来源。

郈姓发源于今山东一带。今甘肃、安徽、湖南均有郈姓人家居住。

郈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末鲁国贵族郈昭伯。历史上流传着他和另一位鲁国贵族斗鸡的故事,后在政治斗争中被杀。

后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位。


【源】 郈,春秋时鲁叔孙氏之邑(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南40里)(7)。鲁孝公八世孙成叔为郈大夫,因以邑为氏(4,12,60)。一说,为鲁孝公之子巩之食邑,是为郈惠伯,因氏(17)。【望】 东海(17,60,418)。【变】 郈与后,厚相通(60,62)。【人】 郈敬子,春秋时鲁大夫(4,17)。郈常,汉时少府卿(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寿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 “亦作 ‘后’。鲁孝公八世孙成叔为郈大夫,因以为氏。”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郈邑在今山东东平东南。望出东海。

春秋时鲁有郈昭伯; 汉代有郈常。

猜你喜欢

  • 鄧基勒

    读音:Dèngjīlè【综】 清正白旗满洲笔帖式赛住之妻为邓基勒氏(260)。

  • 僕闌

    读音:Púlá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随魏内迁。今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收载: “仆阑氏,后改为仆氏。”或作“僕蘭(仆兰)”。姑兼收以备考。

  • 色佳

    读音:Sèjiā【综】 清镶白旗满洲闲散舍英之妻为色佳氏(260)。

  • 唐孙

    读音:táng sūn祁姓,帝尧之后,其孙仕晋,自为唐孙氏。(见《世本》)唐孙氏,祁姓,尧之裔,唐侯子孙,仕晋号唐孙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系为氏》)

  • 仁佳

    读音:Rén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司旺堡(23,63,180,260)。 【变】后改为仁姓(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司旺堡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为单姓

  • 读音:jùn【源】 见《姓苑》(7,9,12,17)、《直音》(15,21)。【变】 一作〔蕈〕(91)。【望】 陇西(17,21,418)。【布】 河南潢川有此姓。【人】 菌改,秦时守塞吏,见《吕氏

  • 读音:pí【源】系自姬姓。郑大夫裨谌之后,见《路史》(17,60)。【变】亦作諀,见《姓氏辩证》(60,62)。【望】宣城(17,418)。【布】安徽芜湖、宣城等地均有此姓(62)。【人】裨惠,晋时宣

  • 读音:Chōu【源】见《姓苑》(15,63)。《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姓。”未详其源。

  • 读音:piáo【音】 又音扑(Pū)(7,15)。又音瓢(Piáo),系非汉族姓,参见朴(Piáo)氏。【源】 东汉时巴郡蛮(即板循蛮,土家族之先民)酋七姓:罗、朴、昝、鄂、度、夕、龚(7,9,11,

  • 喀爾庫

    读音:Kāěrkù【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