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ī

【源】 ①商时饥国,亦称耆国(7)。即商周时古黎国(17,80)。故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黎侯岭下。周文王伐饥,见《史记·殷本纪》(7)。子孙遂以国为氏(21)。至春秋时周封康叔于卫,分以商民七族,其一曰饥氏(6,12,60,63),即为其后。②汉时西羌沈氐、当煎种等大豪均有饥姓(60,63)。【变】 ①同饥,见《集韵》(86)。②亦作〔��〕、〔��〕(17)。【望】 黎阳(17,418)。【人】 饥恬,汉时西羌沈氏,滇昌大豪(20,21,60)。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商人之七族也。” (按: 饥,古国名,在今山西黎城东北。) 《史记·殷本纪》: “西伯伐饥国,灭之。”其后或以国为氏。似系出子姓。饥,亦作“��”, 又作“”。 或音qí。 ②或出自古代羌族。《姓氏考略》据《汉书》注云: “汉时西羌沈氐大豪有饥恬; 又,当煎种大豪有饥五。‘饥’ 均为姓。”

饥,或作“”,可能用以分族。今统统简化作“”。

猜你喜欢

  • 耶和回鶻

    读音:Yēhéhuígǔ【源】 西夏人复姓(240)。由党项族耶和氏与回纥族回鹘氏所合成。

  • 鄭蕭

    读音:Zhèngxiāo【综】 当由郑、萧两单姓合成。原藉福建晋江。今台湾有此姓(236)。

  • 堅吾

    读音:Jiānwú【源】 北狄之贺兰、坚吾二氏皆李陵之后(19,21)。春秋前,北狄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邢等国之间,与以上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

  • 莫卢

    读音:mò lú代北姓,后改为卢氏。(见《魏书·官氏志》)

  • 读音:zhēn见《姓苑》。

  • 圉人

    读音:Yǔré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注“圉”称:“《周礼》夏官的属官有圉人,主管养马刍牧之事,其后以官为姓。”

  • 读音:Qiāo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温徹亨

    读音:Wēnchèhēng【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乌拉、叶赫等地(23,63,180)。【变】 ①布恕库副都统,本姓温彻亨氏,清太宗文皇帝赐姓乌噜氏(23)。②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八汉泰之妻为文车

  • 读音:Pǐ《姓氏词典》收载,其据 《姓谱》注云: “即匹姓。”

  • 读音:fū【源】 鄜,属冯翊,以地为氏(60,62,63)。鄜,故城在今陕西洛川东南。【布】 清时宛平(即今北京大兴)、今广东兴宁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