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急躁。《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气扬,其用躁切。”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见琼瑶神书条。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自采药物于泰山,为人治病多效。
病证名。亦称九虫积。指腹内虫多而积聚成块的病症。《古今医统》卷六:“九虫积,腹中不时作块痛,面青,口吐清水。”《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虫积,饮食积聚,变化生虫,时呕清水苦水,常生腹中咬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
书名。9卷。元·罗天益编。全名《内经类编试效方》(见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本书系罗氏在他的老师李杲的授意下,将病症及其治疗按照《内经》的理论体系,予以分经类编,是《内经》分类的作品之一。已佚。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肘后痈,见该条。
病名。《外科真全》卷上:“火痰毒生于耳后上下,坚硬如疬,皮色不变,小儿多有此证。”宜内服消瘰丸,并以火酒磨槟榔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