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二针尺泽横纹外头接白肉际,名鬼臣……此即曲池。”《针灸大成》易鬼臣为鬼腿,今多从此说。
《外科大成》卷二方。母猪大肠一尺,朴硝四两七钱,象牙末二两,刺猬皮(煅存性)二个,猪悬蹄(切片,炒)二十四个,穿山甲(土炒)二十四片,麝香一钱,没药、乳香、雄黄、地榆各三钱,明矾、炒槐花、自然铜(醋煅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白撑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笑之别名,详该条。
①标本的同义词。②指病情发展经过之始终。《灵枢·禁服》:“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大肠,见该条。
①泛指全身穴位。输,古与俞、腧通。故亦作俞穴或腧穴。②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输。”意为脉气至此已较强盛,犹如水流之注输于深处,故名。输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天胡荽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呃逆》。又称热呃,详该条。
指夏季生长之气当令之时。《素问·五常政大论》:“长令不扬。”谓夏令生长之气不得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