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妊娠泄泻

妊娠泄泻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亦名胎前泄泻。孕妇脾肾素虚,外受风寒暑湿之邪,内伤饮食生冷;或肾阳不能上蒸脾土脾失健运;及肝气乘脾而致腹痛泄泻。伤于风寒者,泄泻清稀,腹痛肠鸣。治宜散寒化浊,方用藿香正气散伤暑者,泄泻烦渴,小便赤濇,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停食不化而泻者,吞酸胀饱,腹痛肠鸣,治宜消食、导滞、健脾,方用保和丸脾肾阳虚者,饮食少思,五更作泻,治宜温补脾肾之阳,方用四神丸;肝气乘脾者,胸胁痞闷。治宜抑肝扶脾,方用痛泻要方

猜你喜欢

  • 赵才鲁

    【介绍】:元代医生。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为宋宗室后裔,原以儒为业,后得禁方,治病有奇验。

  • 惊痰

    痰证之一。因痰迷心窍所致。《证治汇补·痰证》:“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梦寐奇怪,妄言见祟,癫狂癎瘖,名曰惊痰。”亦指受惊而痰结胸腹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惊痰,因惊痰结成块在胸腹,

  • 漱经

    病证名。张蕃芝《生生要旨》:“妊娠阴阳失和,胎气不安,以致腹中作痛,时有漏下,俗名漏胎,又名漱经。宜胶艾汤主之。”详胎漏条。

  • 脉诀汇编

    见脉诀汇编说统条。

  • 蛇不过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虎刺之别名,详该条。

  • 虚中

    类中风之一。指元气虚衰而致的卒然昏愦等症。《医宗必读·类中风》:“虚中,东垣以卒倒昏愦,皆属气虚。过于劳役,耗损真元,脾胃虚衰,痰生气壅,宜六君子汤;虚而下陷者,补中益气汤;因于房劳者,六味地黄丸。”

  • 水运临子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丙为水运,子为水的正位,中运水与岁支子同气,故所指即丙子年为岁会。参见岁会条。

  • 夜热

    证名。指夜间发热,或热至夜间升高。多因热入血室,或阴血不足,或血瘀所致。《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夜热则行阴二十五度,四顺饮子。”《兰室秘藏》

  • 千张树

    见《天津医学通讯》。1971;(6):1。为喜树之别名,详该条。

  • 胡洽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原名胡道洽,广陵(今江苏江都)人。爱好音乐,以医术知名。撰有《百病方》2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