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即大便。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外踝尖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足外踝之高点上。主治淋病,脚气,牙痛,白虎历节风痛,小腿外侧肌群痉挛等。点刺出血。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胆火不得卧

    证名。内伤不得卧之一。指肝胆湿热郁火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胆火不得卧之症,膈寒不利,胁肋胀满,胆火乘脾也;心烦躁乱,恍惚不宁,胆涎沃心也;甚则目黄目赤,夜不能寐。”治疗如胆火乘脾者,清胆竹

  • 念盈药条

    药艾条之一。所含药物以桂枝、川乌、雄黄、广皮、檀香、丹参、香附、白芷、藿香、降香、良姜为主。用于风寒湿痹,寒性腹痛,痛经等。

  • 热则气泄

    见炅则气泄条。

  • 蜈蚣疔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其形如蜈蚣,亦有头足,发寒热,因食物被蜈蚣所游之毒而生,宜雄黄定子涂之。”

  • 饼草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毛麝香之别名,详该条。

  • 难经经释补正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 李文渊

    【介绍】:清代医家。字静叔。又字叔卿。山东益都人。编有《得心录》一书,已佚。据《四库全书提要》称,该书包括十九方,皆为自制,其中包括为照顾贫穷人无力购买人参等贵重补药而创制的代用方剂。

  •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①指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注解伤寒论》卷二:“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

  • 刘景裕

    【介绍】:宋代医家。著《小儿药证》一卷,已佚。现有从《医方类聚》的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