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肝胆俱有实邪壅塞其经,甚而横逆犯脾胃。《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病若胃胀呕逆,食不消,名曰肝胆俱实也。”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凤仙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称风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或泻而风邪内缩,必汗之,宜桂枝麻黄汤。”《医学入门》卷四:“风泻,……要知四季脾受风温,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上搭手。见该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即恶阻。详该条。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热性药一般是向上向外,所以没有沉降的作用。但亦有例外,如巴豆性热,能向下通大便。
病证名。见周怡观《秘珍济阴》。属杀血心痛范畴。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五官疾病》。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指外感病过程中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表示胃阴恢复,胃气正常。
见《抱朴子》。即铅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