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子树根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油桐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油桐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因误食有毒蕈菌而出现中毒症状者。见《诸病源候论·食诸菜蕈菌中毒候》。证轻者见头痛、呕吐、腹泻、昏睡、幻视、精神错乱等;重者可迅速致死。因蕈菌所含毒素不同,按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速发型或精神型,迟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生地黄一钱,当归(酒洗)、地榆各八分,栀子、黄芩、黄柏各七分,白芍药、黄连、阿胶、侧柏叶各六分,川芎、槐角各五分。水煎服。治肠风便血。
病名。指水饮停聚胁下日久所致的癖病。《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饮癖者,由饮水过多,在于胁下不散,又遇冷气相触而痛,即呼为饮癖也。其状胁下弦急,时有水声。”《类证治裁·痰饮》:“饮癖,呕酸,杂,心悬如
①古病名。指脾积。见《难经·五十四难》。《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治疗
【生卒】:1878~1961【介绍】:现代正骨医生。四川成都人。擅长骨伤科,其手法具有独到之处。其门徒曾将其治疗经验整理成《杜自明正骨经验》出版。曾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
出《摘元方》。为茄根之别名,详该条。
①针刺伤膈膜。《素问·诊要经终论》:“中膈者,皆为伤中。”②伤及中焦脾胃之气。过食腻滞,或嗜酒无度,或过食高粱厚味,或劳倦过度而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
见《医学正传》。即莲须,详该条。
证名亦称骨节烦疼。《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多由风湿相搏、或邪伤营卫、或邪热犯肾、
①《寿世保元》卷五方。蜗牛三枚。去壳捣如泥,加麝香少许,纳脐中,以手揉按。治大、小便不通。②《疡医大全》卷二十三引《集验方》方。蜗牛一枚。放麝香、冰片各少许,研烂,次早取汁涂患处。治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