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野生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由此构成疾病的一般病理过程。②指伤寒少阳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机。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寒热交替出现是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的状态。《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邪气因
证名。《张氏医通》卷八:“青黄凸出者,风轮破碎,内中膏汁绽出也。”即青黄牒出。详该条。
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病名。出《枕藏外科钞》。即涌泉疽,见该条。
病症名。即因外来暴力致使筋错离原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伤筋。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子固。籍贯不详。撰《眼科百问》一书(1657年刊)。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倒吊蜡烛之别名,详该条。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寒夜啼。详该条。
出《周礼》。指徐(粳米)、黍(粘黄米)、稷(谷子,一说为高粱)、粱(上等小米)、麦、苽(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