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癥瘕

癥瘕

病证名。见《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指腹腔内结聚成块的一类疾病。《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癥而可推移者,名为癥瘕。”后世一般以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的为癥;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的为瘕。《圣济总录·积聚门》:“牢固推之不移者癥也。”又:“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癥瘕与积聚之别,《圣济总录》以癥瘕与积聚为一类。如“癥瘕结癖者,积聚之异名也。证状不一,原其根本,大略相类。”《医学入门》等书以积聚是男子病,癥瘕是女子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癥瘕见于脐下,是下焦之病。……多生于女子,而男子偶患之。”详见癥、瘕、七癥八瘕、十二癥等条。本证可见于腹腔内肿瘤和炎性包块等疾病。

猜你喜欢

  • 学医便读

    书名。陆锦燧辑于1922年。本书辑录清代名医江涵暾、费伯雄、吴贞、薛承基等八家所编医学歌赋,包括脉诊、舌诊、伤寒辨证、药物及方剂等内容,供初学者习诵。

  • 清肠泄热

    治疗大肠实热所致的痢证、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以及便血诸证的方法。多以清热解毒与凉血或行气药相配合,从而达到清热、去湿、止血、止泻、止痛等目的。常用如白头翁汤、芍药汤等。

  • 番蕉叶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铁树叶之别名,详该条。

  • 七气

    指七情之气所伤的病证。①《诸病源候论·七气候》:“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凡七气积聚,牢大如杯,若拌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状,此皆七气所生。

  • 黄头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 刺矶松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鸡娃草之别名,详该条。

  • 莱菔甲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莱菔叶之别名,详该条。

  • 六耳棱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 目黄

    证名。指两眼巩膜泛现黄色。有虚实之辨。《罗氏会约医镜·杂证》:“然目黄亦有虚实之异。实热之黄,以湿热内蓄、郁蒸而成,清其热而黄自退;若虚寒之黄,以元阳日剥,津液消索而然,即无烦热脉症,惟有干涸枯黄,此

  • 胞生痰核

    病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睥生痰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