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积滞泄泻

猜你喜欢

  • 土荜拨

    见《食疗本草》。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 恶疰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恶疰者,是恶毒之气也,人体虚者受之。毒气入于经络,遂流移心腹,其状往来击痛,痛不一处,故名恶疰也。”可用牛黄散、恶疰腹痛方等。参见尸疰、风疰等条。

  • 活人无比散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无比散,见该条。

  • 毒气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

  • 清晨嗽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咳嗽》。即早晨嗽。详该条。

  • 子宫脱垂

    病名。又名子宫脱出、阴脱、阴、瘣疾、子宫不收、子肠不收。俗称吊茄子、癫葫芦。与阴挺、阴痔等病相似。指妇女子宫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

  • 五邪

    ①五脏病邪的合称。《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邪在肝,则病两胁中痛,……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②指五

  • 鱼泡通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天水牛

    出《奇效良方》。即天牛,详该条。

  • 蠡(lí 礼)牛

    出《药性论》。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