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竟体痈

竟体痈

病名。指痈之大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肿一寸至二寸疖也,二寸至五寸痈也,五寸至一尺痈疽也,一尺至二尺者名曰竟体痈。”证治见外痈有头疽条。

猜你喜欢

  • 痰淋

    病名。见《医碥·淋》。多由痰气郁结,湿痰渗注而成。用七气汤、青州白丸子、渗湿汤等方。如因膏粱太过,食积成痰,流注成淋者,宜尿浸山楂、川连、丹皮、海浮石、玄明粉之类。参见淋条。

  • 外漏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症“生于两睥之外,或流稠脓,或流臭水,胀痛则流出,不胀则略止。先与人参漏芦散,后用千金托里散加葱白。”(《张氏医通》卷八)。

  • 小腹痈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小腹疽、少腹疽、丹毒痈。为生于腹部脐下气海、关元穴附近的腹皮痈。若高肿红活,疼痛牵背,易溃脓稠者易治;若漫肿坚硬,难溃,溃则脓稀者难治。初起可用艾灸患处七壮,内服仙方活命

  • 磁穴疗法

    见穴位磁疗法条。

  • 陈达夫

    【生卒】:1905~1979【介绍】:现代眼科医家。四川西昌人。两世业医,他自幼随父习医,积数十年的丰富经验,试图把西医对眼球的解剖结构与中医脏腑学说相结合,对中医内眼疾病的诊疗理论提出新的见解,并著

  • 颊车风

    病名。《喉科心法》:“生于上下牙床尽根之中间,或左或右,初起红肿疼痛,结核如豆,甚则牙紧不开,轻则咀嚼不便。由肾胃两经风火而成。”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消肿。可选用五味消毒饮、知柏地黄汤、仙方活命饮、黄连

  • 清热导痰汤

    《寿世保元》卷三方。人参、姜半夏、陈皮、黄芩、制南星各二钱,白术一钱五分,炒枳实、茯苓、栝蒌仁各三钱,桔梗、甘草各八分,黄连五分。为粗末,加生姜,水煎去滓,入竹沥、姜汁同服。治痰迷心窍,憎寒壮热,头痛

  • 长生花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

  • 橘旁杂论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 碧青

    出《新修本草》。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