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治》。又称胞转、转脬。《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胞屈辟不通,名为胞转。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多因强忍小便(忍尿疾走,忍尿入房、饱食忍尿等),或寒热所迫,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即阴道穹窿。
病证名。即白喉。见清·郑若溪《喉白阐微》。症治参见白喉条。
即气阴两虚。详该条。
大汗亡阳。《灵枢·决气》:“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张景岳注:“汗,阳津也。汗大泄者津必脱,故曰亡阳。”
解剖名。见《伤科汇纂》。髃骨的别称。
①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千日红之别名。②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龙船花之别名。③出《曲洧旧闻》。为紫薇花之别名。各详该条。
初生儿三种急症。《太平圣惠方》初生儿须防三病。一撮口,二着噤,三脐风。皆急病,脐风尤甚。各详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即寻骨风,详该条。
病证名。指受寒伤冷所致的泄泻。又称冷泻、寒泄、寒泻。《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冷泄,腹胀。”参见寒泄、冷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