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滕弘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魄,属神经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亦为五脏精气所化生,古人认为属肺所藏。《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精气充足,则体魄健全,感觉灵敏,动作正确。参五脏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子吉,号春海,又号瓶城子。江苏丹阳人。年轻时曾考科举,后因母病立志学医,尤其注意痘疹。他根据过去著名医家和医籍,用二十年时间,摘要整理成《痘疹不求人方》一书,特
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类经》卷十七:“滑实则君火为邪,故乘于肺,病在气也。”参见风疝条。治疗可酌加疏风清热之药。
《圣济总录》卷二十方。炮附子、独活、天麻、桂、当归各一两,防风、川芎、丹参、草薢、菖蒲、黄芪、细辛、山茱萸、白术、菊花、牛膝(酒浸,焙)、枳壳(麸炒)、炙甘草各半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匕,加生姜三片,水
出《肇庆志》。为杧果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两脚及小腿部作痛。出《素问·平人气象论》。多由阴寒湿邪下注所致。本证可见于脚气、痹证等。
指恐惧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賸义·恐伤》:“恐则气馁,骨节无力,神情不安,补骨脂汤主之。”参见恐条。
出《太平圣惠方》。为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亦称厥阴舌。舌边红,中央见黑色湿润纹状苔。乃为阴毒客于厥阴肝经之候,若证见四肢厥冷、身恶寒、腹痛,脉沉细等,宜温中散寒(见《伤寒金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