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锐眦

猜你喜欢

  • 穴道

    出《太平圣惠方》。即腧穴,见该条。

  • 产后狐惑

    病名。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前后二阴溃疡称之为狐;口腔、咽部溃疡称之为惑。狐惑即指前后二阴和口腔、咽部溃疡的病证。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产后狐惑症乃外感伤寒,邪传入里,寒变为热,里又不清,则湿

  • 陈素庵

    【介绍】:见陈沂条。

  • 兔屎

    见《补阙肘后方》。为望月砂之别名,详该条。

  • 蝼蛄疬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 升麻芷葛汤

    《审视瑶函》卷三方。升麻、白芷、葛根、薄荷、石膏、陈皮、川芎、炒半夏、甘草各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服。治阳明经头风头痛,身热口渴。

  • 咽津丹

    经验方。见《耳鼻咽喉科学》(武汉医学院)。雄黄、皂角、明矾、胆矾各等分。为末,枣泥为丸,每丸重0.12克,每服一丸,含化,日二次。功能化痰开窍,清热解毒,消肿祛痰。治慢性咽炎,咽部有异物感者。

  • 久泻

    病证名。指泄泻之久延时日而不愈者。《寿世保元·泄泻》:“大抵久泻,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剂,损其真阴,元气不能自持,遂成久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久泻,谷道不合,或脱肛,乃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令而

  • 三丰伐木丸

    即伐木丸,见该条。

  • 阴痓

    病名。见《丹溪心法·痓》。即阴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