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巩丸

猜你喜欢

  • 风寒喘

    病证名。风寒外束喘的简称。《东医宝鉴》卷五:“风寒喘,寻常感冒,风寒内郁,肺胀逆而为喘。”可选用金沸草散、麻黄散、加味三拗汤等方。详风寒外束喘条。

  • 散抟(tuán 团)

    相气十法之一。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散漫与抟聚,以辨别疾病的新久和邪气的进退。《望诊遵经》:“散者病近将解,抟者病久渐聚。先抟而后散者,病虽久而将解;先散而后抟者,病虽近而渐聚。”

  • 素问注证发微

    见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条。

  • 喉腐

    病证名。见《真青囊》卷二。即喉间溃烂。详该条。

  • 产后目瞑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目不痛不肿,但视物不明,谓之目瞑。肝藏血,候应于目,产则血虚,肝气不足,故目瞑也。”《金梦石产家要诀》:“经云,目者属肝,肝和则知黑白。又云,脱阴者,目盲血不荣也。又

  • 脑痈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即脑疽之易破者。见脑疽条。

  • 楸树皮

    见《甘肃中药手册》。即核桃楸皮,详该条。

  • 玉带草

    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 肝肾同源

    五脏相关理论之一。也称乙癸同源。①肝阴和肾阴互相滋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故称。此义最为通用。②肝和肾均内寄相火,且相火源于命门。临床上肝或肾不足或相火过旺,常是肝肾并治,或采用滋水涵木,或补肝

  • 风瘾疹

    即隐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