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痹汤

三痹汤

妇人大全良方》卷三: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处方续断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风桂心 华阴细辛人参茯苓当归白芍甘草各30克秦艽地黄川芎独活各15克黄耆牛膝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

用法用量上药嚼咀为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三

张氏医通》卷十四: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拼音Sān Bì Tāng

别名改定三资汤(《类证治裁》卷五)。

处方人参黄耆(酒炒)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3克甘草(炙)桂心防己防风乌头(炮)各1.5克细辛(三分,约合0.9至1克)生姜3片 红枣2枚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气合病,气血凝滞,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不拘时热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李保朝方: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处方防风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当归12克,制川草乌各4.5克,甘草4.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散寒除湿。主风寒湿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失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保朝方

猜你喜欢

  • 荆芥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汤药方名称荆芥汤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

  • 加味右归饮

    药方名称加味右归饮处方大熟地(姜汁炒)8钱,杞子(酒炒)3钱,净萸肉(酒炒)4钱,怀山药4钱,泽泻2钱,丹皮(酒炒)2钱,熟附子3钱,肉桂心1钱,白茯苓2钱,鹿角胶3钱,巴戟肉3钱,炮姜8分。功能主治

  • 青黛膏

    药方名称青黛膏处方天麻15克 白附子9克 蝎梢15克麝香3克 花蛇肉(酒炙)天竺黄6克青黛6克朱砂9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中风,昏闷呵欠,手足微冷。用法用量薄荷汤下。摘录

  • 鹅翎丹

    药方名称鹅翎丹处方粉炉甘石3两(用川黄连2两,龙胆草2两煎汁,甘石煅赤淬内,以酥为度,研极细如飞尘,仍入煎汁内,晒干),官硼砂2钱,新珠子1钱,片脑5分,琥珀5分,熊胆5分。制法研至无声,即入前汁内,

  • 矾汤

    药方名称矾汤处方白矾4两,皂矾4两,儿茶5钱,柏叶半斤。功能主治手足生紫斑白点,枯厚破裂。用法用量水煎。先用桐油搽患处,以桐油蘸纸燃着,以烟向患处熏之,方将前汤乘滚注盆内,用布盖手入汤内熏之,勿令泄气

  • 加味芎归汤

    《续名家方选》:加味芎归汤药方名称加味芎归汤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牡丹皮5分,肉桂5分,桃仁5分,红花5分,玄胡索5分,青皮5分,莪术5分,三棱5分。功能主治恶露未尽,大腹痛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

  • 薏苡仁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薏苡仁散药方名称薏苡仁散处方薏苡仁(一钱半)麻黄(去节.一钱半)防风(去芦.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川芎(一钱) 佰子仁(去壳.一钱) 桂心(一钱)枳壳(麸炒.

  • 参归三圣汤

    药方名称参归三圣汤处方当归3钱,人参3钱,肉桂3钱,玄胡3钱。功能主治风中血脉,左半边废,口目左斜。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摘录《一盘珠》卷一

  • 补阴清痢饮

    药方名称补阴清痢饮处方大熟地5钱或8钱,当归3钱(酒炒),炙甘草5分,山萸肉3钱(酒炒),白芍3钱(酒炒),杜仲3钱(炒),干姜1钱5分(炒黄),广木香1钱(煨)。功能主治阴虚久痢不止,身热腹不痛,口

  • 芎麻汤

    药方名称芎麻汤处方川芎天麻功能主治治头痛眩晕,泛恶欲吐,头重欲倒。用法用量水煎,送服青州白丸子。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