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凌临灵方

凌临灵方

  • 凌临灵方

    序风温夹食时湿温暑风兼疹暑湿白红疹紫斑春温逆入心包伏暑伏暑内闭热入营分热入厥阴热邪消烁津液阴虚阳浮阴斑伏暑夹食霍乱夹食霍乱遗湿风斑寒水袭肺内燥冬温痰火暑风化疟阴疟肝胃瘅疟气虚下陷暑湿泄泻脾虚泄泻白积暑

  • 凌临灵方

    医案著作。清·凌奂(晓五)撰。1卷。包括时病、杂病等100余则。凌氏善用古方,能因症化裁。案后另加按语,有助于领会和掌握其治疗要点。本书收入《三三医书》中。

猜你喜欢

  • 四维

    ①指四肢。《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②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又称四隅。《素问·气交变大论》:“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③指四季中各

  • 李少颖

    【介绍】:见李世英条。

  • 侧耳根

    出《遵义府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 红演儿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 表虚里实证

    证名。指表虚症状和里实症状同时存在。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多由卫气不足,外邪传里,胃肠积滞,痰瘀停留所致。详见表虚证、里实证条。

  • 阴虚发热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发热》。指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

  • 小儿医方

    儿科医书。朝鲜族崔奎宪著。后经李基荣、李命七等整理出版。全书记载310种小儿常见病的病因、证候、辨证施治及方剂234首,并论述了小儿调护法及小儿诊断法。1943年由杏林书院出版。

  • 医宗撮精

    见医宗撮精、折肱漫录合刊条。

  • 图经本草药性总论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

  • 浴儿法

    出《千金要方》卷五。洗浴婴儿,是为初生婴儿去除污秽,清洁皮肤,具有防止皮肤病和疮疖的作用。洗浴的水,前人用桃、槐、桑、梅、柳五枝煎成,临浴时,要选择在无风的地方,洗浴的时间要适可而止,注意脐带的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