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叶下红

叶下红

药材名称叶下红

拼音Yè Xià Hónɡ

别名细黄金稍、白骨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线萼金花树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apricus (Hand-Mazz.)H.L.Li[B spathulicalyx Hand-Mazz.var.apricu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2m。茎圆柱形,分枝多,幼枝密被微柔毛及黄色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3-28mm,密被微柔毛及小腺点;叶片纸质,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19cm,宽1.5-7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或具细波状齿,叶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小腺点;基脉5条,花两性,4数;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被微柔毛及小腺点;花梗长1-3mm;花萼漏斗形,具四棱,长约5mm,密被小腺点,裂片线状三角形,长1-1.5mm;花瓣紫红色,卵形,近圆形至倒卵形,长约2.5mm;雄蕊4,花丝长7-10mm,被微柔毛,花药线形,长约8mm,弯曲,基部呈羊角状叉开;子房半下位,卵形,先端具4小突起,被小腺点。蒴果椭圆形,4纵裂,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长约5mm,直径约4mm,被小腺点,先端常冠宿存萼片。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或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幼枝密被微柔毛及黄色小鳞片。叶对生,黄褐色,多皱缩破碎,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长4-14cm,宽1.5-5cm,全缘或具细波状齿。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通经;解毒。主水肿;月经不调;跌打伤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颡鱼涎

    《中药大辞典》:黄颡鱼涎药材名称黄颡鱼涎拼音Huánɡ Sǎnɡ Yú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鮠科动物黄颡鱼皮肤中分泌的粘液。功能主治《日用本草》:"治消渴

  • 香花刺

    《中药大辞典》:香花刺药材名称香花刺拼音Xiānɡ Huā Cì别名香水花(《陕西中草药》),木香花(《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七里香蔷薇的根皮。夏、秋采挖根皮

  • 单鞭

    药材名称单鞭拼音Dān Biān别名三两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东方野扇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occa orientalis C.Y.Wu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

  • 油柑虫节

    药材名称油柑虫节拼音Yóu Gān Chónɡ Jié别名油甘子虫瘿(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树枝上的虫瘿。在虫未爬出前采回,

  • 羊角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角参药材名称羊角参拼音Yánɡ Jiǎo Shēn别名臭儿参、野白芨来源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甘肃黄精Polygonatum kansuense Maxim.,以根状茎入药。

  • 光头前胡

    药材名称光头前胡拼音Guānɡ Tóu Qián Hú别名岩防风、棕包头、鸡肢前胡、独活、岩棕、官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化中前胡和岩前胡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ucedanum

  • 半边藕

    药材名称半边藕拼音Bàn Biān ǒu来源药材基源:为双扇蕨科植物中华双扇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去附叶,鲜用

  • 泽藓

    药材名称泽藓拼音Zé Xiǎn英文名damp moss别名阴阳草、旱青苔(陕西)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珠藓科植物泽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notis fontan

  • 小黄素馨

    药材名称小黄素馨别名败火草、常春小黄馨、火炮子、矮探春来源木犀科小黄素馨Jasminum humile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甘、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火,解毒。主治烧

  • 穞豆

    药材名称穞豆别名黑豆、黑料豆、大豆来源豆科穞豆Glycine max (L.) Merr.,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东。功能主治健脾益肾,养阴除烦。主治阴虚烦热,自汗盗汗,风湿痹症。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