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扇蕨

扇蕨

《中药大辞典》:扇蕨

药材名称扇蕨

拼音Shàn Jué

别名搜山虎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根茎全株。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而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的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45厘米,无毛;叶片扇状,鸟足状掌状分裂,裂片披针形,中央裂片长17~20厘米,宽2.5~3厘米,侧裂片较小,全缘或波浪形缺刻;叶纸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灰色,疏被棕色鳞片;主脉隆起,细脉联结成六角形网眼。孢子囊群上部的为圆形,下部汇合成矩圆形,近主脉着生。

生境分部生于石上或树荫。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性寒,味辛酸涩。

功能主治消饱胀,疗风湿。

复方①治饱胀:搜山虎根二至三钱。煎水服。

②治风湿脚气:搜山虎全草、狼鸡叶各二至三两,煎水洗脚。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扇蕨

药材名称扇蕨

拼音Shàn Jué

英文名Palmate Neocinnamo, Palmate Neocheiropteris

别名搜山虎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Bak.)Christ[Polypodium palmatopedatum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达70cm。根茎粗而横生,被卵状披针形鳞片,长渐尖,边缘有细齿,覆瓦状排列。叶远生;叶柄长30-50cm,基部关节不明显;叶片纸质,扇形,长25-30cm,宽相等或略超过,鸟足状掌状分裂;中间裂片披针形,长17-20cm,宽2.5-3cm,两侧裂片向外渐短,全缘;叶脉网状,内藏小脉分叉。孢子囊群圆形或长圆形,生于裂片下部,靠近中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700m的山坡密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等地。

性味苦;酸;涩;凉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食导滞。主小便不利;淋沥涩痛;食积饱胀;痢疾;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体虚、严重心脏病及孕妇忌用。

复方①治饱胀:搜山虎根二至三钱。煎水服。②治风湿脚气:搜山虎全草、狼鸡叶各二至三两。煎水洗脚。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橿

    药材名称山橿拼音Shān Jiānɡ别名副山苍来源樟科山橿Lindera reflex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理气,止血,杀虫。主治癣疥,过敏性皮炎,

  • 百解马兜铃

    药材名称百解马兜铃拼音Bǎi Jiě Mǎ Dōu Línɡ别名白金果榄、山总管、百解薯。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香港马兜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westlandiiH

  • 四方草

    药材名称四方草拼音Sì Fā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叶香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stracheyi(Benth.ex Hook.f.)Hara[Plectra

  • 裂果卫矛

    药材名称裂果卫矛拼音Liè Guǒ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裂果卫矛的茎皮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dielsianus Loe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切片、茎

  • 蚱蝉

    《中药大辞典》:蚱蝉药材名称蚱蝉拼音Zhà Chán别名鸣蜩(《诗经》),蝒、马蜩(《尔雅》),螃(《方言》),鸣蝉(《唐本草》),秋蝉(《圣惠方》),蜘蟟(《七修类稿》),蚱蟟(

  • 华萝藦

    药材名称华萝藦别名奶浆藤来源萝藦科华萝藦Metaplexis hemsleyana Oli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河北、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补肾强壮。主治肾亏遗精,少乳

  • 一把伞

    药材名称一把伞拼音Yì Bǎ Sǎn别名岩谷伞、茴心草、茴新草、小青药、阿收鸡、太阳针、回心草出处本品以一把伞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一把伞生大理府石上,似峨眉万年松而叶圆。”考其附图,其原

  • 双肾草

    《中药大辞典》:双肾草药材名称双肾草拼音Shuānɡ Shèn Cǎo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坠桃草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葱叶兰的全草。4~5月采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高山龙胆

    药材名称高山龙胆拼音Gāo Shān Lónɡ Dǎn别名白花龙胆、无茎龙胆、麻龙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氓县龙胆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zana purdomii Marq.[G

  • 人参须

    药材名称人参须拼音Rén Shēn Xū出处《本经逢原》原作"参须"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细支根及须根。性状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红直须、白直须、红弯须、白弯须等品种。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