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五十下酪。即丹毒。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腹结,见该条。
证名。出《灵枢·经脉》。义同拘挛、拘急。参见拘挛、拘急条。
见《医学真传》。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参见黄肠条。
【介绍】:明末清初僧人。字雨若,号南潜。学《易经》于黄道周。明朝亡后,削发为僧,爱好文学书法兼通医学。著书十余种,在医学方面,有《运气定论》一书,已佚。
①经外奇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前关、当阳。本穴位置原载:“在外眥五分是。”《圣济总录》:“眼小眥后一寸。”《奇效良方》:“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今多据《圣济总录》结合《奇效良方》等,定位于外眼
【介绍】:参见沈应善条。
书名。又名《痈疽神妙灸经》。元·胡元庆撰。1卷。撰年不详,后经明·薛己校补。是一部用灸法治疗外科痈疽病的专书。分论十四经脉中治痈疽的主要腧穴及其灸治方法,并附插图。后有《看内痈疽诀法》一文。书中收载了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