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果上叶

果上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果上叶

药材名称果上叶

拼音Guǒ Shànɡ Yè

别名密花石豆兰、石串莲羊奶果

来源兰科石豆兰属植物极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Swartz)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舒筋活络,消炎。用于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风湿筋骨疼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挫伤,刀伤。

用法用量2~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果上叶

药材名称果上叶

拼音Guǒ Shànɡ Yè

别名小果上叶、石串莲(《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兰科植物密花石豆兰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蒸后晾干。

原形态密花石豆兰,又名:极香石豆兰。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6~10厘米。根茎匍匐横走,有节。假鳞茎肉质,绿色有棱,圆柱状长卵形,长1.5~3厘米,每一假鳞茎上生1叶。叶革质,厚而脆,长椭圆形,长4~6厘米,宽0.6~1.5厘米,先端凹入,基部楔形,全缘,中脉明显。总状花序,花轴从假鳞茎侧抽出,上有鳞叶;花小,黄色,芳香。果实卵形,长约1厘米。种子多数。花期夏初。

生境分部生于山沟潮湿的岩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甘淡,凉。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味微酸涩,性平。"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淡,凉。"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行气止痛。治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疝气疼痛,月经不调,骨折。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活络,行气,止痛。"

②《云南中草药选》:"接骨消炎,润肺化痰。治骨折,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肺炎恢复期,慢性咽炎,月经不调。"

③《贵州药植目录》:"清热润燥,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骨折:果上叶干粉加酒调成糊状涂敷,每天换药一次。(《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肺结核:小果上叶-两,小白芨一两,七星草五钱。水煎兑红糖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疝气疼痛:小果上叶三钱,姜味草一钱,小楠木香二钱。红糖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果上叶

药材名称果上叶

拼音Guǒ Shànɡ Yè

英文名Herb of Denseflower Bulbophyllum

别名小果上叶、石串莲、极香石豆兰、羊奶果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密花石豆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J.E.Smith)Lindl.[Stelis odoratissimum J.E.Smi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蒸后晒干。

原形态密花石豆兰,附生植物。根茎纤细,粗约2mm。假鳞茎近圆柱形,长2.5-4cm,粗3-6(-9)mm,彼此相距4-7cm,基部生多数须根。顶生1叶近无柄;叶片革质,厚而脆,狭长圆形,长4-11cm,宽8-18mm,先端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中脉明显。花葶1-2,生于假鳞茎基部,直立,通常高出叶,被有3-4枚鞘。总状花序顶生,密集10朵花以上呈伞状球形;花小,黄色,极芳香;花苞片卵状披针形,比花梗(连子房)长;萼片披针形,向先端渐尖,中上部边缘上卷呈圆筒状,中萼片长6-8mm,侧萼片比中萼片长;花瓣卵圆形,长约1.2mm,先端钝,唇瓣肉质,近舌状,比花瓣长,中央略凹陷,边缘具细齿;合蕊柱齿牙齿状,蕊柱脚短,其离生部分不明显。蒴果卵形,长约1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山林树上或山沟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含石豆兰菲醌(bulbophyllanthrone),白杨素(chrysin),短叶松黄烷酮(pinobanksin)。

性味甘;淡;凉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通络止痛。主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疝气疼痛;月经不调;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活络,行气,止痛。

2.《云南中草药选》:接骨消炎,润肺化痰。治骨折,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肺炎恢复期,慢性咽炎,月经不调。

3.《贵州药植目录》:清热润燥,生津止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肋柱花

    药材名称肋柱花拼音Lèi Zhù Huā出处始载于《内蒙古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辐状肋柱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matogonium rota-tum(L.)Fries ex

  • 风箱树花

    《中药大辞典》:风箱树花药材名称风箱树花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Huā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花序。夏季采集,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

  • 猪靥

    《中药大辞典》:猪靥药材名称猪靥拼音Zhū Yè别名猪气子(《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甲状腺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功能主治《纲目》:"

  • 白鸡肫

    药材名称白鸡肫拼音Bái Jī Z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矩圆叶卫矛的根和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blongifolius Loes.et Rehd.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

  • 茴香

    药材名称茴香拼音Huí Xiānɡ别名蘹香(《药性论》),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

  • 尖舌苣苔

    药材名称尖舌苣苔拼音Jiān Shé Jù Tái别名歪冠苦苣苔、大脖子药、半边脸来源苦苣苔科尖舌苣苔Rhynchoglossum obliquum Blume,以根入药

  • 昆明山海棠

    药材名称昆明山海棠拼音Kūn Mínɡ Shān Hǎi Tánɡ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出处本品以火把花之名始载于《纲目》草部毒草类钩吻条下。《植物名实

  • 轮叶铃子香

    药材名称轮叶铃子香拼音Lún Yè Línɡ Zǐ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轮叶铃子香的叶和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lonopsis souliei(Bonati)Merr.[Bra

  • 《中药大辞典》:酪药材名称酪拼音Lào别名湩(《纲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牛、马、羊、骆驼等之乳汁炼制而成的食品。制法《饮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

  • 五齿剑

    药材名称五齿剑拼音Wǔ Chǐ J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栗柄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plumbea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陆生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