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秘

气秘

病证名。见《济生方·大便》。指气滞气虚所致的便秘。《证治要诀·大便秘》:“气秘则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其人多噫。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吞养正丹,或半硫丸来复丹;未效,佐以木香槟榔丸;欲其速通则枳壳生用。”《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气秘便结之症,心腹胀满,胁肋刺痛,欲便而不得便,此气实壅滞之症也。若质弱形弱,言语力怯,神思倦怠,大便不出,此气虚不振之症也。”多因七情郁结,气壅大肠,或中气不足,传送无力所致。可选用枳桔汤、四君子汤等方。《医碥·大便不通》:“有气秘,气壅塞不通,不升不降,其人多噫。实者破结导滞,木香槟榔、枳壳、陈皮杏仁等类。虚者,补而行之,不宜破者,人参多用。”“若气少气弱,无力推送,则惟有助气而已。丹溪云:肺气不降,则难传送。用枳壳、沉香诃子、杏仁等;老人虚人津液少,宜滑之,用胡麻、麻仁、阿胶等。”《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有由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善噫,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参见大便秘结条。

猜你喜欢

  • 侧棱

    即横产。清·员从云《产科一得》:“手先出者,名曰侧棱。”

  • 潘本初

    【介绍】:见潘文源条。

  • 张骥

    【生卒】:?~1951【介绍】:字先识。四川双流人。清库生。年青时喜好医药,后锐志于古诗文辞之学。辛亥革命后复肆志于医,于成都市设义生堂药肆悬壶售药。毕生勤于撰述,阐发古籍精微,主要著作有1932年辑

  • 地倾

    眼科病证。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按《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对眼之八廓定位,地廓位于肉轮,即胞睑。故胞睑向外翻倾又称地倾。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 数欠

    证名。又称善欠。指经常打呵欠。《素问·宣明五气》:“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灵枢·口问》:“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

  • 开蒙集

    见针方六集条。

  • 消谷

    指食物入胃后,很快消化。《灵枢·大惑》:“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常为中消主症,参见该条。

  • 脏度

    五度之一。出《素问·方盛衰论》等篇。即测度脏腑的坚脆、大小、位置,以及功能虚实情况。《灵枢·本藏》记载颇详,但限于历史条件,其中有些不免穿凿臆测,应予正确对待。

  • 下颏脱落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外治寿世方初编》卷二。详颊车蹉条。

  • 重言

    证名。出《灵枢·忧恚无言篇》。又名口吃、謇吃。多由话语重复,期期艾艾而不能畅出,久成习惯,或出言过速所致。古人认为本症的发生与会厌厚大,开阖不利有关。《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忧恚无言》:“会厌者为开为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