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胆汤

温胆汤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温胆汤

药方名称温胆汤

处方生姜12克半夏6克(洗)橘皮9克竹茹6克枳实2枚(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癫痫等。

用法用量上六味,切碎,以水1.6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为臣;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佐;姜、枣、甘草益脾和胃,协调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温胆汤

药方名称温胆汤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麦门冬(去心)各45克茯苓60克酸枣仁90克(炒)炙甘草桂心远志(去心,姜汁炒)黄芩萆薢人参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化痰和胃,养心安神。治痰饮内阻,心神失养,惊恐失眠,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长流水1升,加糯米适量,煮沸,扬二三千遍,澄清,每用300毫升,再入药煎至21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世医得效方》卷九:温胆汤

药方名称温胆汤

处方半夏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60克陈皮90克甘草(炙)30克茯苓45克人参30克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及惊悸自汗,触事易惊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空腹时服。来效,加远志(去心)、姜汁、炒北五味子各30克、酸枣仁30克(蚌粉炒入)。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温胆汤

药方名称温胆汤

处方远志枣仁茯神当归川芎钩勾半夏广皮甘草香附茯苓

功能主治治妇女经行,卒遇惊恐,因而胆怯,神志失守,经血忽闭,面青筋搐,口吐涎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猜你喜欢

  • 刘寄奴饮

    药方名称刘寄奴饮处方刘寄奴2两(择去梗草),当归1两(去芦头,切,焙),甘草2钱(炙,锉)。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快,败血上攻,心胸烦躁,大渴闷乱,眼黑旋运,或见鬼神,脐腹疼痛,呕哕恶心,不

  • 槐花散

    《普济本事方》卷五:槐花散药方名称槐花散处方槐花(炒)柏叶(烂杵,焙)荆芥穗枳壳(去瓤,细切,麸炒黄)制法上药经炮制后,各称等分,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清肠止血,疏风下气。治肠风,脏毒,痔疮便血,血色鲜红

  • 关节炎汤2号

    药方名称关节炎汤2号处方黄耆24g,党参15g,白术9g,制附片6g,白芍9g,桂枝9g,生地9g,熟地9g,细辛2g,独活9g,桑寄生30g,十大功劳叶12g,牛膝9g。功能主治补气益肾,散寒通络。

  • 调经不及期汤

    药方名称调经不及期汤处方熟地2钱,当归1钱,白芍8分,丹皮8分,元参8分,麦冬8分,陈皮8分,杜仲8分。功能主治调经。主月经先期。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 黄连白芍汤

    药方名称黄连白芍汤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半夏9克枳实4.5克白芍药9克 姜汁25毫升(冲)功能主治辛开苦降,两和肝胃。治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

  • 保童丹

    药方名称保童丹处方陈枳壳5对(大者,去瓤;用巴豆7粒去壳,入内,十字缚定,好醋反复煮软;去巴豆,切片,焙干,余醋留煮糊),三棱5钱,莪术5钱(煨),金箔10片,朱砂2钱(另研)。制法上为细末,以前醋面

  • 木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木香半夏丸处方木香22.5克半夏30克(汤洗七次,切片,焙干)陈皮(去白)15克 白茯苓15克 干生姜1.5克。草豆蔻仁15克 白附子15克人参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

  • 鸡子粥

    药方名称鸡子粥处方鸡子1枚,米1合。功能主治小儿下痢不止,瘦弱。用法用量煮米作粥,临熟,破鸡子相和,熟食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二引《食医心鉴》

  • 马兰膏

    《古方汇精》卷四:马兰膏药方名称马兰膏处方马兰头不拘多少(冬季无叶,取根亦可)。功能主治小儿双足红赤,游风流火。如足至小腹,手至胸膛,多至不救,急用此方救之。并治大人两腿赤肿,流火,或湿热伏于经络,皮

  • 加味承气汤

    《救伤秘旨》:加味承气汤药方名称加味承气汤处方大黄1钱,厚朴1钱,枳实1钱,羌活1钱,防风1钱,当归1钱,生地1钱,朴硝1钱。功能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在内者。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救伤秘旨》《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