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火针。《针灸聚英》:“火针即煨针也。”见火针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野冬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因阳气衰弱,寒邪留滞,出现的寒证病机。其表现有面色苍白、喜温恶寒、四肢不温、腹痛便结、月经不调或局部拘挛疼痛等。治以扶阳温经为大法。又如寒痹久治不愈或外科阴疽等,亦属阴寒凝结。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玫瑰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时气发斑、时疫发斑、温毒发斑。《瘟疫论补注·发斑》:“温疫发斑,寒热虚实皆有之,重者二三日便见,轻者五六日方出,淡红稀小者吉,稠密紫赤者凶。必察元气虚实,脉之有力无力。欲出未出,葛根升麻汤
针刺手法。指捻转时以大指向前为主,如饿马无力之状,故名。《针灸大成》:“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则长,后退则短。”
《宣明论方》卷九方。人参、沙参、玄参、紫团参、丹参、白术、牡蛎、知母、甘草各二两,蛤蚧一对(头尾全,用河水净洗,文武火酥炙黄色)。研细末,用麻黄十五斤(去根),枸杞子三斤,熬成膏,为丸,弹子大,每服一
出《灵苑方》。即桦木皮,详该条。
即保安万灵丹,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山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