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粉绿藤

粉绿藤

药材名称粉绿藤

拼音Fěn Lǜ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华粉绿藤的根或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chygone sinica Diels.

原形态华粉绿藤 木质藤本,长达7m。小枝具皱纹状条纹,细瘦,被柔毛。叶柄细而直,长1.5-4cm;叶片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截平,两面无毛,掌状脉5-7条,最外侧的一对纤细或不很明显。腋生总状花序或极狭的聚伞圆锥花序;花序轴分枝纤细,被柔毛;花小,白色,单性异株,直径约3mm;萼片6-12,外面的微小,内面的稍大,阔椭圆形;花瓣6,肉质,披针形;雄花雄蕊6,分离;雌花的心皮3,很少4枚。核果扁球形,内果皮脆壳质,横椭圆状肾形,宽约1.4cm,高约1cm,表面有皱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无尾果

    药材名称无尾果别名长叶无尾果来源蔷薇科无尾果Coluria longifoli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凉。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主治高血压病,

  • 糯米泔

    《中药大辞典》:糯米泔药材名称糯米泔拼音Nuò Mǐ Gān别名粘米泔水(《本草述》)。出处《纲目》来源为淘洗糯米时,第二次滤出的米泔水。性味《纲目》:"甘,凉,无毒。"

  • 小毛蓼

    药材名称小毛蓼拼音Xiǎo Máo Liǎo别名小蓼子草、红蓼子草、小红蓼子草、细刺毛蓼来源蓼科小毛蓼Polygonum barbarum L. var. gracile (Dans.)St

  • 苦瓠叶

    药材名称苦瓠叶拼音Kǔ Hù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壶卢的叶。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晒干捣碎为末,盛于磁器内,随身边,或走路口渴,用末一钱入水饮,不中水

  • 乌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榄药材名称乌榄拼音Wū Lǎn别名木威子、黑榄来源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g,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根:淡,平。叶:微苦、微涩,

  • 小蜡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蜡树药材名称小蜡树拼音Xiǎo Là Shù别名蚊仔树、冬青、山指甲、蚊子花、水黄杨、千张树、山雪子、青皮树、水狗骨、转椒子、满地红、土茶叶、小刀伤来源木犀科

  • 樱桃叶

    《中药大辞典》:樱桃叶药材名称樱桃叶拼音Yīnɡ Táo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性味甘苦,温。①《纲目》:&

  • 藿香

    《中药大辞典》:藿香药材名称藿香拼音Huò Xiānɡ出处《别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

  • 网脉山龙眼

    药材名称网脉山龙眼拼音Wǎnɡ Mài Shān Lónɡ Yǎn别名亮光子、苦锯子、仇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网脉山龙眼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reticulata W.

  • 麻楝

    药材名称麻楝拼音Má L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麻楝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ukrasia tabularis A.Jus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剥取根皮,洗净,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