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医别录》为礜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胃火所致之牙痛。多因阳明痰火内伏,或过啖辛辣炙煿、醇酒厚味,致风火痰毒上攻牙齿而痛。症见龈肿口臭,便秘脉滑,患牙得凉痛减。治宜清热、涤痰、泻火。可选用黄连温胆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牙痛
①又名神阙。脐带脱落结疤后的陷窝。②《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胞系连儿脐,胞不出则不得以时断脐。”即脐带。详该条。
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治证同。见二母宁嗽汤条。
见《疡医大全》卷三十二。即水渍手脚丫烂疮。详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黄芩之老根,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卤地菊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指心经有热而引起的惊啼。其症伴有舌尖红,啼哭不止。宜清热宁神。用柏子仁散(《普济方》:柏子仁一两)。
见《天宝本草》。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即云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