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视惑

视惑

证名。指视物颠倒紊乱变异的证候。出《灵枢经》。①眼本无病,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突然视物眩惑,颠倒紊乱,五色莫辨,称视惑。《灵枢·大惑论》:“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说明眼之能视物,受心的控制,过喜、暴怒等异常因素,可引起精神一时之散乱,故视则眩惑,待精神恢复正常后,此症即可消失。②指自觉视物异常,为多种眼疾常见的症状之一。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目人看无病,但自视物色颠倒紊乱,失却本来面目。如视正为斜,视定为动,赤为白,小为大,一为二之类。”属目妄见范围,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消气散

    《石室秘录》卷六方。白术、薏苡仁、茯苓各一两,人参、神曲、车前子、莱菔子各一钱,甘草、肉桂各一分,枳壳五分,山药五钱。水煎服。治气臌。

  • 翻花疮

    病名。即反花疮。详该条。

  • 油松节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松节之处方名,详该条。

  • 毛脉

    ①秋季脉来时轻虚而浮之象。《素问·玉机真藏论》:“……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王冰注:“……其脉来,轻虚以浮,故曰毛。”②皮毛与血脉。《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 五会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人迎,见该条。

  • 痰实疟

    疟疾的一种。《诸病源候论·痰实疟候》:“痰实疟者,谓患人胸鬲先有停痰结实,因成疟病,则令人心下胀满,气逆烦呕也。”详痰疟条。

  • 胎气上逆

    病证名。因肾阴虚损,肝气偏盛,胎气上逆,上冲心胸。症见烦躁不安,甚则胁痛,喘急。参见子悬条。

  • 枸杞果

    见《河北药材》。即枸杞子,详该条。

  • 耳箫声

    病证名。系指耳鸣如箫声。《东垣十书》:“心脏虚邪,热风相合,妄听妄闻,耳箫声。”参见耳鸣条。

  • 手背热

    证名。指两手背有发热感觉。《内外伤辨惑论·辨手心手背》:“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辨至甚皎然。”亦为伤寒邪在表之证。《万病回春·伤寒》:“手心热者,邪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