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骨折

骨折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导致。一般有截断、碎断或斜断。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如因骨本身患结核、骨髓炎及骨瘤等病变,每遇轻度外力碰撞而发生骨折的称病理性骨折。治宜视伤情采用手法整复或切开复位,夹缚固定。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外敷栀乳散。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贴接骨膏。后期恢复时宜培补肝肾,舒筋通络。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参见附骨疽附骨痰及骨瘤条。

猜你喜欢

  • 神应经

    针灸著作。明·陈会撰,刘瑾校补。1卷。刊于1425年。本书系将陈会所撰的《广爱书》(针灸书,今佚)12卷精简撮要而成。主要取用119穴,编成歌诀和插图,并附以折量法、补泻直诀、取穴图说、诸病配穴以及针

  • 西青果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藏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 黄猛菜

    见《广西中药志》。为钩吻之别名,详该条。

  • 沉听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耳聋之轻症。轻小之声音不辨,重大之声音可闻。多由风邪乘入少阳之经,邪结耳内,与正相搏,气停壅滞,阻于耳窍而成。治宜祛风通窍。用通鸣散(《证治准绳》:菖蒲、远志、柴胡、

  • 痔疮

    病名。即痔的俗称。详该条。

  • 玉枢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

  • 干嗽

    病名。又名干咳嗽、干咳。指无痰而嗽者。《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干嗽,肺中无津液也。其脉细涩,必兼气弱或促,乃痰郁火邪于肺中。轻则连咳数十声,方有痰出,重则虽多咳亦无痰,故为干咳嗽,极难治。始

  • 侧棱

    即横产。清·员从云《产科一得》:“手先出者,名曰侧棱。”

  • 马牙

    病证名。出《万病回春·初生》。又名上皮疹。即初生儿齿龈上呈散在的淡黄色若米粒大小的圆形结节,内含脂肪渣,往往因妨碍吮乳而引起啼哭。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马牙系初生小儿胎内已受热毒,见风即生,但

  • 常用中草药图谱

    书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浙江中医学院编。本书收载常用中草药240种,按其临床用途分为17类,每科药物均绘有较精美的彩色图和简要的文字说明,末附索引。197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