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心叶黄花仔

心叶黄花仔

药材名称心叶黄花仔

拼音Xīn Yè Huánɡ Huā Zǎi

别名吸血草、白痴头婆、索仔草、娃儿草、小桐麻、大黄花母、生毛英仔草、软枝虱母头、生毛虱母头、小号山胶播、圆叶金、午时花、圆叶咳觑草、黄花少四味、倒地麻、大花黄花稔、心叶拔毒散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心叶黄花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da cordifoli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去泥沙,除去杂质,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心叶黄花稔直立亚灌木,高约1m。小枝密被星状柔毛并混生长柔毛,毛长约3mm。叶互生;叶柄长1-2.5cm,密被星状柔毛和混生长柔毛;托叶线形,长约5mm,密被星状柔毛;叶卵形,长1.5-5cm,宽1-4cm,先端钝或圆,基部微心形或圆,边缘具钝齿,两面均密被星状柔毛,下面脉上混生长柔毛。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或枝端,花梗长5-15mm,密被星状柔毛和混生长柔毛,上端具节;萼杯状,裂片5,三角形,长5-6mm,密被星状柔毛并混生长柔毛;花黄色,直径约1.5cm;花瓣长圆形,长6-8mm;雄蕊柱长约6mm,被长硬毛。蒴果直径6-8mm,分果片10,先端具2长芒,芒长3-4mm,突出萼外,被倒生刚毛。种子长卵形,先端具短毛,花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间或路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需要充足的阳光,较耐旱,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和荒山坡地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播于3-4月初,直播按行距30cm,开深1-2cm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盖薄土后,稍加镇压,浇水,10-15天出苗。

田间管理 苗高4-5cm时,间苗,苗高10cm左右,按株距15-20cm定苗。要浅松土勤拔草,每年中耕除草3-4次。

化学成分根含麻黄碱(ephedrine),β-苯乙胺(β-phenethylamine),φ-麻黄碱(φ-ephedrine),S-右旋-Nb-甲基-色氨酸甲酯(S-(+)-Nb-methyl-tryptophane methyl ester〕,下箴刺酮碱(hypaphorine),鸭嘴花碱(vasicine),鸭嘴花酮碱(vasicinone),鸭嘴花酚碱(vasicinol),胆碱(choline)及甜菜碱(betaine)。地上部分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二十六烷酸(hexacosanic acid)。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linoleic acid),锦葵酸(malvalic acid),苹婆酸(sterculic acid)。

性味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解毒消痈。主湿热黄疸;痢疾;泄泻;淋病;发热咳嗽;气喘;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根30-60g;或研末;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西藏马先蒿

    药材名称西藏马先蒿来源玄参科西藏马先蒿Pedicularis oliveriana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燥湿。治食物中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热性腹泻。用

  • 钩吻

    《中药大辞典》:钩吻药材名称钩吻拼音Gōu Wěn别名野葛(《本经》),秦钩吻、毒根(《吴普本草》),冶葛、胡蔓草(《南方草木状》),黄野葛(《千金方》),除辛(《蜀本草》),吻莽、断肠草(《梦溪笔谈

  • 蝮蛇脂

    《中药大辞典》:蝮蛇脂药材名称蝮蛇脂拼音Fù Shé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脂肪。功能主治《纲目》:"绵裹塞耳聋,亦敷肿毒。"摘录《中药大

  • 香槐

    《中药大辞典》:香槐药材名称香槐拼音Xiānɡ Huái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香槐的根及果实。根,全年可采。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落叶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褐色;幼枝灰绿

  • 高粱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七药材名称高粱七别名大茅根、拟高粱来源禾本科高粱七Sorghum propinquum (kunth) Hitchc.,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四川。性味甘,凉。功能

  • 红果冬青

    《中药大辞典》:红果冬青药材名称红果冬青拼音Hónɡ Guǒ Dōnɡ Qīnɡ别名野白蜡叶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红果冬青的叶。夏、秩采收。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可达7米。小枝无

  • 漆叶

    《中药大辞典》:漆叶药材名称漆叶拼音Qī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叶。随时可采。化学成分含槲毒素。性味《陆川本草》:"辛,温,微有小毒。"功能主治治紫云

  • 牛髓

    《中药大辞典》:牛髓药材名称牛髓拼音Niú Suǐ出处《本经》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性味《别录》:"甘,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 苍山黄堇

    药材名称苍山黄堇拼音Shēnɡ Shān Huánɡ Jǐn别名马尾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苍山黄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

  • 野兔骨

    药材名称野兔骨拼音Yě Tù Gǔ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de;孙河兔(草兔)L. capensis L.;雪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