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百日草

百日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日草

药材名称百日草

来源菊科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有栽培。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痢疾,淋症,乳头痈。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百日草

药材名称百日草

拼音Bǎi Rì Cǎo

别名十姊妹、火毡花、对叶菊、步步登高、节节高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百日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nia elegans Jacq.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夏日菊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被糙毛工长硬毛。叶对生;无柄;叶片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10cm,宽2.5-5cm,全缘,基部稍心形抱茎,两面粗糙,下面必被短糙毛,基出3脉。头状花序径5-6.5cm,单生枝端,无中空肥厚的花序梗;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多层,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外层长约5mm,内层长约10mm,边缘黑色;托片上端有延伸的附片,附片紫红色,流苏状三角形;舌产太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圆形,先端2-3齿裂或全缘,上面被短毛,下在被长柔毛;和状花黄色或橙色,长7-8mm,先端裂片卵状披针形,上面被黄褐色密茸毛。雌花瘦果倒卵圆形,长6-7mm,宽4-5mm,扁平,腹面正中和两侧边缘各有1棱,先端截形,基部狭窄,被密毛;和状花瘦果倒卵状楔形,长7-8mm,宽3.4-4mm,极扁,被疏毛,先端有短齿。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原产墨西哥。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有时逸主野生。

化学成分1.从叶中分得哈阿格百日菊内酯(haageano-tide)。

2.花中分得山柰酚-3-O-β-D-葡萄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side),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side),芹菜素-7-O-β-D-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glucoside),芹菜素-4′-O-β-D-葡萄糖甙(apigenin-4′-O-β-D-glucoside),山柰酚-3-木糖甙-7-葡萄糖甙(kaempferol-3-xyloside-7-glucoside),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乙酰化的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甙(acetylated cyanidin-3,5-diglucoside),乙酰化的蹄纹天竺素3,5-二葡萄糖甙(acetvlated pelargonidin-3,5-digluco-side)。

3.种子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22.3%,硬脂酸(stearic acid)3.8%,油酸 (Oleic acid )39.7%和亚油酸 (linoleicacid)25.2% 。另报道含有皂甙类(saponins)化合物。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知审理,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草地黄芩

    药材名称草地黄芩别名川黄芩来源唇形科黄芩属植物草地黄芩Scutellaria hypericifolia Levl.,以根入药。9~10月挖根,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利湿解毒。用于风

  • 喜树皮

    《中药大辞典》:喜树皮药材名称喜树皮拼音Xǐ Shù Pí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功能主治治牛皮癣:喜树

  • 水枇杷叶

    药材名称水枇杷叶拼音Shuǐ Pí Pá Yè出处《广西中草原》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东哥的叶。秋、冬采收。晒干研粉或水煎浓缩成膏备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枇杷&

  • 合树菌

    药材名称合树菌拼音Hé Shù Jūn别名薄皮纤孔菌、桂花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稀针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onotus cuticularis(Bull.ex Fr.)Kars

  • 野西瓜苗子

    药材名称野西瓜苗子拼音Yě Xī Guā Miáo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rionum L.采收和

  • 泥鳅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鳅药材名称泥鳅拼音Ní Qiū别名鱼鳅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体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性味甘,

  • 淡竹叶

    《中国药典》:淡竹叶药材名称淡竹叶拼音Dàn Zhú Yè英文名HERBA LOPHATHERI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

  • 小粉

    药材名称小粉拼音Xiǎo Fěn别名小麦粉(《食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小麦麸洗制面筋后澄淀的淀粉。性味《纲目》:"甘,凉,无毒。"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

  • 太白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菊药材名称太白菊拼音Tài Bái Jú别名紫菀千花、肺经草、柔软紫菀来源菊科太白菊Aster flaccidus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鞭叶耳蕨

    药材名称鞭叶耳蕨拼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