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苦木叶

苦木叶

药材名称苦木叶

拼音Kǔ Mù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7-10m。树皮灰黑色,幼枝灰绿色,无毛,具明显的黄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集生于枝端,长20-30cm;小叶9-15,卵状披针形至阔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对称,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二歧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达12cm,密被柔毛;花杂性,黄绿色;萼片4-5,卵形,被毛;花瓣4-5,倒卵形,比萼片长约2倍;雄蕊4-5,着生于4-5裂的花盘基部;雌花较雄花小,子房卵形,4-5室,花柱4-5,彼此相拥扭转,基部连合。核果倒卵形,肉质,蓝至红色,3-4个并生,基部具宿存花萼。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林缘、溪边、路旁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叶为单数羽状复叶,易脱落;小叶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6cm,宽1.5-6cm;先端锐尖,基部偏斜或稍圆,近无柄,柄上具柔毛;边缘具钝齿,叶面通常绿色,有的为淡紫红色,沿中脉有柔毛。气微,味极苦。

显微鉴别:表面制片:上表皮由1列扁平多角形细胞组成,外被角质层,表面观垂周壁近平直,具细密角质纹理。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略波状弯曲,气孔密集,不定式,副卫细胞3-7个,具细密角质纹理。

鉴别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1,置水浴上回流1h,趁热过滤,滤液加少量活性炭,温热脱色,滤过。滤液做下述试验:1.取滤液2滴滴于滤纸上,挥干乙醇,置紫外灯下观察,显蓝色荧光,遇碱液呈蓝绿色荧光。

2.取滤液2滴滴于滤纸上,滴加10%氢氧化钾乙醇溶液1-2滴,即显棕红色,稍放置,棕红色逐渐消失而呈黄色。(检查内酯)3.取滤液15ml,置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残渣加5%盐酸溶液2ml溶解,滤过。取1ml滤液分置2支试管中,一管滴加碘化铋钾试液2-3滴,即产生棕红色沉淀;另一管滴加碘化汞钾试液2-3滴,即产生淡黄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疮疖痈肿;无名肿毒;体癣;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未撒;或调敷;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葛菌

    药材名称葛菌别名葛藤菌、地重楼来源蛇菰科葛菌Balanophora esquirolis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主治痔疮,咳血。外用治颈淋巴结结

  • 黄花夹竹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夹竹桃药材名称黄花夹竹桃拼音Huánɡ Huā Jiá Zhú Táo别名酒杯花、台湾柳、柳木子、相等子、大飞酸子来源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

  • 百脉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脉根药材名称百脉根拼音Bǎi Mài Gēn别名黄花草、牛角花、黄瓜草、小花生藤、地羊鹊、斑鸠窝来源豆科百脉根属植物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以

  • 苞蔷薇根

    《中药大辞典》:苞蔷薇根药材名称苞蔷薇根拼音Bāo Qiánɡ Wēi Gēn别名猴局根、金柿根(《闽东本草》)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原形态硕苞蔷薇,又名:苞蔷薇

  • 单面针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面针药材名称单面针别名山枇杷、白三百棒、九百锤、大叶花椒、山椒根、黄椒根、钻山虎、单面虎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蚌壳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以根入

  • 大叶樟

    药材名称大叶樟拼音Dà Yè Zh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锈叶新木姜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camndiana Lec.[N.ferruginea Merr.]采收和储藏

  •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药材名称虾拼音Xiā来源甲壳纲长臂虾科沼虾(青虾、河虾、大头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de Haan;秀丽白虾Palaemon exopalaemon

  • 云雾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云雾七药材名称云雾七拼音Yún Wù Qī来源毛茛科秦岭翠雀花Delphinium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性味

  • 灯笼果

    《中药大辞典》:灯笼果药材名称灯笼果拼音Dēnɡ Lonɡ Guǒ别名狗葡萄、醋栗(《吉林中草药》)。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实。7~8月采取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山麻子,又名:

  • 番薯

    《中药大辞典》:番薯药材名称番薯拼音Fān Shǔ别名朱薯(《闽书》),山芋、甘薯(《群芳谱》),红山药(《农政全书》),香薯蓣、红薯(《汲县志》),金薯(《甘薯录》),番茹、土瓜(《纲目拾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