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地丁

黄花地丁

药材名称黄花地丁

拼音Huánɡ Huā Dì Dīnɡ

别名豌豆、马口铃、猴丝草(《广西药植名录》),小响铃、狗响铃(《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响铃豆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木状草本,高15~100厘米基单一或分枝,枝条细弱,略被短毛。单叶互生,叶倒披针形,大小不一,上面光滑,绿色,下面略被柔毛,青灰色,几无叶柄。托叶极微细,如刚毛状,肉眼不易察见。总状花序顶生或同时腋生,有花6~20朵;苞片与小苞片甚细小,线形或丝状;小苞片着生于花萼基部;花萼长6~8毫米,深裂,萼齿矩形或线形,先端狭尖,略被丝光质短柔毛;花冠蝶形,淡黄色;旗瓣先端浑圆,至基部渐狭,边沿略被毛;翼瓣倒卵形;龙骨瓣曲折,均具短爪。雄蕊10枚,合生成单体,花药异型;花柱长,柱头细小,斜生,荚果无毛,圆柱形,伸出于花萼之外;种子6~12颗。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荒地。分布我国南部、东南及西南部各省。

化学成分响铃豆碱。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凉,苦涩。"

归经滇南本草》:"入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久咳痰喘,尿道炎,膀胱炎,痈疽疔疮。

①《滇南本草》:"治痈疽疮肿,消痰、定喘、止咳嗽。"

②《广西药植名录》:"叶:治黄疸,乳疮,疳积。"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撵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年久咳嗽痰喘,气阻喉内,如拽锯之声,不得安眠:黄花地丁(蜜炒)二钱,响铃草(蜜炒)二钱。煎汤服。(《滇南本草》)

②治尿道炎、膀胱炎:小响铃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服,白酒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八角莲

    药材名称白八角莲拼音Bái Bā Jiǎo Lián别名血丝金盆、鬼臼、九臼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贵州八角莲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ysosma majorensis(Gagnep.)Y

  • 扛板归根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根药材名称扛板归根拼音Kánɡ Bǎn Gu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根。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功能主

  • 金蛤蟆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蛤蟆药材名称金蛤蟆拼音Jīn Há Mɑ来源林蛙科动物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 Gunther的干燥全体。夏季捕捉完整的动物体(切勿损坏)、焙黄,研粉。性味

  • 大花威灵仙

    药材名称大花威灵仙拼音Dà Huā Wēi Línɡ Xiān别名威灵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植物大花威灵仙的根和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courtoisii Hand.Mazz.采收

  • 半枝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枝莲药材名称半枝莲拼音Bàn Zhī Lián英文名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来源本品为唇

  • 延羽卵果蕨

    药材名称延羽卵果蕨别名延羽针毛蕨来源蕨类蹄盖蕨科延羽卵果蕨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 Fee,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向北到河南及陕西南部,西南到云南。功能

  • 花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花叶秋海棠拼音Huā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山海棠、公鸡酸苔、花酸苔来源秋海棠科花叶秋海棠Begonia cathay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新疆藜芦

    药材名称新疆藜芦拼音Xīn Jiānɡ Lí Lú别名藜芦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阿尔泰藜芦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trum lobelianum Brnh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

  • 鹰嘴爪

    《中药大辞典》:鹰嘴爪药材名称鹰嘴爪拼音Yīnɡ Zuǐ Zhǎ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摘录《中药大

  • 豆蔻

    《中国药典》:豆蔻药材名称豆蔻拼音Dòu Kòu英文名FRUCTUS AMOMI ROTUNDUS别名圆豆蔻、白豆蔻、紫蔻、十开蔻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