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味沉香散

八味沉香散

《中国药典》:八味沉香散

药方名称八味沉香散

处方沉香200g 肉豆蔻100g广枣100g石灰华100g乳香100g木香100g诃子(煨)100g 木棉花100g

来源藏族验方。

性状为黄褐色的粉末;气芳香,味咸、涩、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用于热病攻心,神昏谵语,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9~1.5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一部:八味沉香散

药方名称八味沉香散

处方沉香200g,肉豆蔻100g,广枣100g,石灰华100g,乳香100g,木香100g,诃子(煨)100g,木棉花100g。

制法上为细末,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主热病攻心,神昏谵语;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口服,1次0.9~1.5g,1日2至3次。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猜你喜欢

  • 化积滞通大肠方

    药方名称化积滞通大肠方处方芫花1两,牵牛1两,鳖甲(醋炙)半两,狠毒(制)1分,独活1分,大黄(薄切,醋煮干)1分,羌活1分,牡丹皮(去心)1分,桔梗1分,当归1分,牛膝1分,荆芥穗1分,连翘1分,半

  • 红肉药捻

    药方名称红肉药捻处方京红粉5钱,上肉桂面5钱,雄精1钱,煅珍珠1钱。功能主治回阳生肌,活血提脓。主阴症窦道,瘘管,脓疡,瘰疬,鼠疮,以及附骨阴疽,久溃不敛者。注意阳症窦道及对汞剂过敏者禁用。摘录《赵炳

  • 白雪丹

    《圣惠》卷九十五:白雪丹药方名称白雪丹处方白矾5两(上好者,捣罗为末)。制法上于银锅中,以真牛乳5升,和白矾,煎令泣泣如雪,以寒食蒸饼末,旋下于锅中,搅令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止泄痢,除骨髓风。

  • 萆薢渗湿汤

    药方名称萆薢渗湿汤处方萆薢苡仁黄柏赤苓 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功能主治主湿热下注之臁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疡科心得集·补遗》

  • 马屁勃丸

    药方名称马屁勃丸处方马屁勃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嗽。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九

  • 并祛丹

    药方名称并祛丹处方黄耆1两,白术5钱,茯苓5钱,甘菊花3钱,炙甘草1钱,羌活5分,防风5分。功能主治泻胃与大肠之风湿。主风湿入于骨髓所致痛风,一身上下,由背而至腰膝两胫,无不作痛,饮食知味,不能起床,

  • 碧霞丸

    药方名称碧霞丸处方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尽)30粒,硫黄(研)1钱,乳香(研)1钱,腻粉(炒)2钱匕,青黛(研)半钱。制法上药研细和匀,用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急惊。用法用量每服2岁2丸,

  • 桂皮散

    药方名称桂皮散处方桂皮(炙)1两,栝楼根(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下痢,兼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粟米饮调下,徐徐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八

  • 甘乳散

    药方名称甘乳散处方白附子1钱,川乌头(并烧存性)1钱(先各以1两,可烧得2钱),朱砂1钱,硼砂1钱,脑少许,麝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定搐。主慢惊风。用法用量每服1-2钱,薄荷汤调下。摘录《幼幼新书

  • 分痘汤

    药方名称分痘汤处方升麻1钱,元参3钱,麦冬3钱,当归2钱,青蒿2钱,生甘草2钱,半夏5分,生地3钱,荆芥1钱。功能主治痘已见形,又出一层红斑者,此夹疹痘也;或似斑而非斑,或零星错乱,皆是夹疹之症。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