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槐角丸

加味槐角丸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加味槐角丸

药方名称加味槐角丸

处方槐角生地当归黄耆各60克川芎阿胶各15克黄连条芩枳壳秦艽防风连翘地榆升麻各30克白芷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或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漏及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保婴撮要》卷十四:加味槐角丸

药方名称加味槐角丸

处方槐角(炒)、枳壳(麸炒)、当归黄芩、皂角仁(炒)、猬皮(炙)、秦艽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痔疮肿痛或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2钱,水煎服;或蜜为丸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宁神丹

    药方名称宁神丹处方天麻人参陈皮白术归身茯神荆芥僵蚕(炒)独活远志(去心)犀角麦门冬(去心)酸枣仁(炒)辰砂(另研)各15克半夏南星石膏各30克甘草(炙)白附子川芎郁金牛黄珍珠各9克 生地黄黄连各15克

  • 吹乳奇方

    药方名称吹乳奇方处方生白明矾1两(研末)。功能主治内外吹乳。用法用量1岁用1厘,先将鸡蛋1个凿1小孔,纳矾于内,绵纸封固,饭上蒸熟,空心下。摘录《疡科遗编》卷下

  • 快脾温胃丸

    药方名称快脾温胃丸处方川黄连4钱,吴茱萸3钱,焦三仙1两,广木香2钱,川芎1两,炒香附1两5钱,陈皮2两,白术2两,枳实1两,焦栀子5钱,莱菔子8钱,半夏5钱,砂仁5钱,干姜1两,青皮4钱,竹茹5钱,

  • 调脉汤

    药方名称调脉汤处方葛根1两,防风(去芦)半两,前胡(去苗)3钱,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伤寒,阴气已盛,关前脉力小,关后脉力大,恶风,不自汗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

  • 丹砂椒

    药方名称丹砂椒处方丹砂(细研1-2日,用水飞过)2两,白茯苓(去黑皮,取末)1两,人参末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半斤。制法上药用好酒3升,于新瓷器内,向太阳三伏热时,一处用竹杖搅,令酒尽干为度。功能

  • 金花丸

    《银海精微》卷上:金花丸药方名称金花丸处方黄连黄柏各120克黄芩人参各90克桔梗105克半夏60克栀子仁6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胬肉攀睛。用法用量每服50丸,茶下。摘录《银

  • 化痰逐瘀散结汤

    药方名称化痰逐瘀散结汤处方当归15-20克,白芍20克,蜈蚣10克,红花10克,牛膝12克,夏枯草15克,牡蛎15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化痰逐瘀,软坚散结。主痰瘀相结。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半苏丸

    药方名称半苏丸处方半夏、紫苏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加蛤粉、神曲、蜘壳灰各等分,为末,以桃仁泥5钱,瓜蒌瓤1枚为丸。功能主治夏月无汗成久嗽病。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半苏散,与剂型不符,据《医部全录》改。摘录《

  • 夹纸膏

    《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夹纸膏药方名称夹纸膏处方黄丹(炒)轻粉儿茶没药雄黄血竭五倍子(炒)银朱枯矾各等分制法上药共为末。功能主治治臁疮,疮面色紫,腐烂臭秽,时时痒痛。用法用量视疮面大小,剪油纸两张,夹药

  • 马蔺根汤

    药方名称马蔺根汤处方马蔺根1两,升麻1两,瞿麦3分,射干3分,犀角屑半两,木通(锉)半两,玄参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喉咽闭塞,连舌肿疼,小便赤涩。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