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茹散

竹茹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竹茹散

药方名称竹茹散

处方竹茹30克 生干地黄30克 茜根15克百合15克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耆4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肺痈烦闷,咳嗽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六:竹茹散

药方名称竹茹散

处方竹茹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白茯苓30克栀子仁30克黄芩3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石膏6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三四月,胎动不安,手足烦热,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8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六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竹茹散

药方名称竹茹散

处方竹茹15克伏龙肝30克石膏3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麦门冬30克(去心,焙)黄芩15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鼻衄,烦热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20毫升,煎至6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 参耆附子回阳汤

    药方名称参耆附子回阳汤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当归5钱,附子1两,粉草2钱。功能主治暴厥,忽然仆倒,脉脱厥逆。用法用量水3钟,煎至1钟半,服至脉回为度。摘录《杂病广要》引《医宗说约》

  • 藜芦膏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藜芦膏药方名称藜芦膏处方藜芦黄连雄黄黄芩松脂各90克 猪脂250克 矾石150克制法上药七味,研末,煎令调和。功能主治治小儿一切头疮,以及蜗疮,癣疮、湿疮,久而瘙痒不生痂者。用法

  • 必救丹

    药方名称必救丹处方赤足蜈蚣1条(去头足),蝎梢7个,生犀尖(锉末)1钱,染坯半钱,朱砂半钱(研,水飞),麝香1字。制法上为细末。煎猪脂油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阴痫,慢惊瘈疭。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用

  • 黄精芡实汤

    药方名称黄精芡实汤处方黄精15g,芡实30g,山药15g,白芍15g,大枣7枚,太子参30g,佩兰叶6g。功能主治补脾阴。主脾阴不足的中消证。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黄精补脾阴,填精髓;芡实补脾阴而缩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芍药9克大枣12枚(擘)厚朴6克(去皮,炙)杏仁50枚(去皮、尖)功能主治解肌发表,下气平喘。治素患喘病,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

  • 全蝎观音散

    药方名称全蝎观音散别名观音全蝎散(《活幼口议》卷十四)。处方石莲肉(炒,去心)白扁豆(炒)人参各75克神曲(炒)60克全蝎羌活天麻(去苗)防风(去苗)木香(炮)白芷甘草(炙)黄耆(捶扁,蜜刷炙)各30

  • 参草姜枣汤

    药方名称参草姜枣汤处方别直参3钱,炙粉草1钱,鲜生姜5分,大红枣4枚。功能主治培元养正。主邪实正虚,应下先下。气虚甚而邪实者,气短息促,四末微冷,大便至10余日不通,矢气频转,腹满不舒,躁则惕而不安,

  • 膈汤

    药方名称膈汤别名真汤处方苦桔梗、荆芥穗、薄荷叶、干葛、甘草节、栝蒌根、牛蒡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四时不正之气,及伤寒未分证候,疮疹欲出未出;及脾寒似疟,潮热往来,壮热如蒸,两耳黯,唇青,面色

  • 流星串

    药方名称流星串处方红曲1两,澄茄4两,香附4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积滞,大便红。用法用量每服1钱。摘录《串雅补》卷二

  • 保和温胃丸

    药方名称保和温胃丸处方神曲3两,楂肉3两(炒),莱菔子3两(炒),陈皮1两半,草果1两(炒)木香1两(研)。制法上为末,生姜浓汁为丸,收晒7日。功能主治食停中脘,抑遏清阳,胸膈痞满,恶寒不止,脉沉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