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降气汤

降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紫苏叶(去梗)四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夏(汤洗七次.去滑)、川当归(去芦)、前胡(去芦.洗)、甘草,各三两;陈皮(去白)三两半。

炮制上为俰咀。

功能主治治中不快,心腹胀满,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噎塞,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宿寒留饮,停积不消,胁下支结,常觉妨闷。

专治脚气上冲,心腹坚满,肢体浮肿,有妨饮食。

常服消痰饮,散滞气,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至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前胡五加皮(姜汁涂炙)厚朴(姜浸一宿炒)黄耆(去芦)当归紫苏子(微炒)甘草(炙)肉桂(不见火)陈皮(去白)半夏曲(炙)各30克干姜(炮)人参附子(炮,去尖)羌活桔梗(炒)各15克

制法上药十五味,同作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实,咳嗽喘满,咽干不利,头目昏眩,腰脚无力,四肢倦怠,风湿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紫苏3叶,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摄生众妙方》卷七: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木香(如无,用沉香)、紫苏枳壳枳实陈皮三棱莪术甘草半夏厚朴各等分。

功能主治心气胀闷。

用法用量上用水1钟半,加生姜3片,煎至8分,温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七

《医方类聚》卷一九五引《修月鲁般经》: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白芷苍术甘草香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降气。主

用法用量热水调服;米饮亦可。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五引《修月鲁般经》

御药院方》卷四: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石菖蒲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大黄1两,木通(锉)1两,赤茯苓(去皮)1两,川芎1两,人参1两,川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气不宣畅,心胸疰闷,腹胁胀满,胸痹,心腹痛,不可半卧,喘粗闷乱,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菖蒲青皮散”。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洪氏集验方》卷一: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茯神2两,香附子半斤(用新水浸1宿,炒令黄色),甘草1两半(炙黄)。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益气清神,升降阴阳。主气郁不伸。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点下,送服交感丹。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一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3两,栀子仁3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黄芩(去黑心)3两,白术(锉)3两,芒消3两,石膏8两(碎研),桂(去粗皮)2两,生地黄(切,焙)1升,甘草(炙,锉)1两,赤小豆2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热多汗,言笑无度,四肢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大枣2个,煎取1盏,下竹沥少许,再煎,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元和纪用经》: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吴茱萸3两,桑根白皮6两。

功能主治上气息鸣,卒发便欲绝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分4剂。每剂以水2升,酒1升,煮3沸,取清汁作3服。立验。每煮成入生姜汁1匙,煮1沸为准。

摘录《元和纪用经》

《局方》卷三(续添诸局经验秘方):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紫苏叶(去梗)4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3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两,半夏(汤洗7次去滑)3两,川当归(去芦)3两,前胡(去芦,洗)3两,甘草(爁)3两,陈皮(去白)3两半。

功能主治常服消痰饮,散滞气,进饮食。主中脘不快,心腹胀满,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噎塞,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宿寒留饮,停积不消,胁下支结,常觉妨闷。并治脚气上冲,心腹坚满,肢体浮肿,有妨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至3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三(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玉案》卷四: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木香2钱,当归2钱,苏子2钱,生地2钱,宿砂1钱,丁香1钱,山楂1钱,青皮1钱,枳壳1钱,大腹皮1钱。

功能主治胸膈作痛,胀闷喘急,饮食难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四

方出《易简》,名见《寿亲养老》卷四:降气汤

药方名称降气汤

处方附子生姜

功能主治老人虚气上壅。

用法用量上药同煎,临熟以热汁浓磨沉香,水再煎1沸服之。

摘录方出《易简》,名见《寿亲养老》卷四

猜你喜欢

  • 保产芎归汤

    药方名称保产芎归汤处方当归1两,川芎5钱,车前子(焙黄,研末)3钱。功能主治保全孕妇易产。主用法用量前2味水煎,入车前子末调和,随时服下。冬月,加肉桂。摘录《仙拈集》卷三

  • 经进龙虎金丹

    药方名称经进龙虎金丹处方黑附子(去皮脐)1两,川乌头(去皮脐)1两,虎骨(醋炙)1两,古文钱(醋碎,研)1两,当归(生用)1两,白胶香(生,研)1两,地龙(去土)1两,木鳖子(火炮,去皮)1两,草乌头

  • 蜡脂

    《外台》卷三十二引《崔氏方》:蜡脂药方名称蜡脂处方蔓青油3升,甘松香1两,零陵香1两,辛夷仁5分,白术2升,细辛5分,竹茹1升,竹叶(切)5合,白茯苓3分,蘼芜花3分,羊髓半升(以水浸,去赤脉,炼之)

  • 蚕香散

    药方名称蚕香散处方蚕纸(已出者,烧灰)1钱,乌贼鱼骨(去甲)1钱,染胭脂1钱,麝香(研)半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耳脓久不愈。用法用量满塞耳中不动,候自落。未愈,再用。摘录《圣济总录》卷—

  • 阿胶养血汤

    药方名称阿胶养血汤处方阿胶珠2钱,泡参3钱,干地黄3钱,麦冬2钱,女贞2钱,旱莲草(炒)2钱,桑寄生5钱。功能主治养血润燥。主阴虚血燥,妊娠3-4月,有时头晕目眩,心悸烦躁,腰酸腹胀,大便干燥,舌质红

  • 六君加味汤

    《不知医必要》卷二:六君加味汤药方名称六君加味汤处方党参(去芦,米炒)2钱,白术(净,炒)1钱5分,茯苓1钱5分,炮姜1钱,半夏(制)1钱5分,陈皮1钱,炙草1钱。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及过服凉药,以致饮

  • 参术健脾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参术健脾汤药方名称参术健脾汤处方人参、橘红、茯苓、白蔻仁、山楂、麦芽、藿香、白术、白芍、山药。功能主治扶脾开胃,大补元气。主疟疾。用法用量肺火,去参、术,加麦冬、石斛、乌梅;停

  • 解毒救苦汤

    药方名称解毒救苦汤处方连翘、牛蒡、桔梗、防风、荆芥、羌活、黄芩、人中黄。功能主治解毒透肌达表。主痘疮。用法用量加竹沥、姜汁少许为引。摘录《痧痘集解》卷六

  • 应痛丸

    药方名称应痛丸处方破故纸骨碎补(去毛)苍术(生用)草乌各250克穿山甲(去膜,桑柴灰炒,起泡为度,砂炒亦可)舶上茴香(炒)各180克制法草乌用生姜500克捣烂淹两宿,焙干,与众药共为末,酒煮面糊为丸,

  • 二圣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二圣汤药方名称二圣汤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大黄(锉,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久心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酒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